(陳列共和出品 歡迎轉載 請注明出處) 吳冠中說:“今天中國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現在很多人窮, 窮的不是物質, 也不是文化, 而是審美。 沒有恰當的審美, 生活剝露出最務實最粗俗的一面, 越來越追求實用化的背后, 生活越來越無趣、 越來越枯萎。 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癥,知識也解救不了。” 所以, 文盲不可怕, 美盲才可怕。 《天下》雜志給美下了一個有趣的定義, 說:“美是看不見的競爭力。” “看不見”這幾個字非常有趣。 如果是墻上的一張畫, 它其實是看得見的; 如果是音樂會里的音樂, 它其實是可以聽到的, 是可以感覺到的。 我想, 這個“看不見”也許是觸碰到我自己了。
沒人有義務透過你丑陋的外表去挖掘你的內在美。 不記得是在哪看到這么一段話: “性格寫在臉上, 人品刻在眼里, 生活方式顯現在身材, 情緒起伏表露于聲音, 態度看手勢,家教看站姿, 審美看衣服,層次看鞋子, 愛不愛干凈看指甲, 喜不喜打扮看頭發。” 所以說, 大部分人的審美都能從他們的穿搭中體會。 一樣的款式, 因為選用面料質地的原因, 整件款式的品質都會有所改變。 緞面氣質, 皮面高貴, 薄紗性感, 棉料溫柔。 衣服本身沒靈魂, 穿在你身上才充滿感情。 一件白裙本身冰冷無意, 因為你的自然和放松, 它才變得飄逸精致。 一個懂得在慌亂中靜下來的人, 即使一條牛仔褲也能穿出一份愜意。 人的情緒會感染身上的衣服, 你的狀態放松了衣服也會呈現出舒適的質感。 懂得放松的女人懂得愛自己。 她們偶爾會用明媚的亮色打扮自己, 或獎勵自己一身花朵的美麗, 用一副柔軟的身體盛放花開的艷麗。 別讓忙碌帶走自己的熱情和微笑。 偶爾穿一次大膽的顏色, 讓衣服提醒自己享受美麗。 作為一個女人, 過得精致是對自己的交代。 精致會讓你覺得自己在生活, 而非生存。 更能驚嘆人類思想和創造的能力之大。 當一個人內心空虛時,精致可以填補。 美可能是一種信仰, 它跟靈魂一樣, 到現在都沒辦法被完全地證明, 可是它存在與否對人類的文明有非常大的影響。 美可能是一種秩序,也可能是一種信仰。 美大概就是一個很沉默的東西, 大概就是從地上撿起一朵落花給大家看看, 各自有各自的領悟。 美就像沙漠里的暗流一樣潛藏在每個人的心里, 它就會變成永遠的競爭力, 能夠在這個島嶼的土地里, 在每一個人的心里, 真正變成一種長久可以拿出來使自己安定下來的力量。 你們的點贊是對共和君最好的鼓勵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