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千聊直播間語音講座摘錄)
上次課呢,我們學習了舌診上面的主要的反射區的部位還有正常舌。 這次課呢,我們主要學習自然萬物之間的氣機的升降出入。 以及這個升降出入對于舌象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舌象來判斷身體的氣機是升降出入哪個方向出了問題以及它的病理意義。 《黃帝內經·素問·六微旨大論》“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則分之,生化息矣。” “故知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識能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閉塞則不能用也。故目無所見、耳無所聞、鼻不聞香、舌不知味、筋痿、骨痹、爪退、齒腐、毛發墮落、皮膚不仁、腸胃不能滲泄者,悉由熱怫郁,玄府閉塞,而致津液血脈榮衛清濁之氣不能升降出入故也,各隨怫郁微甚而為病之大小焉。” 就像清代黃源御所講的一樣“天地之間,一氣而已”。 天地之間的一切事物實際上都是一團氣的不同的運動。就像太陽每天呢,從東方升起和西方落下。一個升降循環,如環無端,每天都這樣的反復。而人呢?秉承于天地之氣以生,天人合一,所以呢,這個人里面也有一團氣。假設人也有這么一團氣。也是這樣,如環無端地不停地周流著。所以呢,人體一氣周流的時候,就是他的氣機升降出入都正常的時候,他就是一個沒有病的狀態。任何的疾病都是由于這個氣機不能正常的周流導致的。這個氣呢?升不上去,或降不下來,或者是這個中焦樞紐不利都會導致疾病。 治療疾病呢,無非就是幫助這個氣機使它恢復如常的一個周流的狀態。該升的幫它升,該降的幫它降,中焦幫它恢復升降樞紐的一個作用。這樣呢所有的疾病將不治自愈。 比如呢,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春夏秋冬四季各有不同,寒熱溫涼。植物呢?從繁茂到枯萎凋落,包括夏季的炎熱,冬天的寒冷,這一些雖有變化的,但是太陽還是那個太陽。地球呢,還是這個地球?但是沒有改變的這兩個星體,為什么產生了一年四季的變化,以及萬物從繁茂到凋落的一個變化呢?這是由于地球自轉和圍繞太陽公轉這樣一個變化,它的位置的不同導致它產生了一年四季晝夜以及事物之間種種變化。所有的變化都是由于地球運轉到不同位置的時候所產生的。
就像上面我們發的這張圖。 這是一個地球的自轉,還有圍繞太陽公轉所產生一年四季的一個規律變化的一張圖。我們看這張圖的冬至,我們把這個圖呢看作是一個人面對面和我們相坐的一個人。對方的這個左側對應我們的右半身,也就是我們的右側,我們把對應冬至這一側呢理解成是左側,然后左側上升到達春分,然后春分到達夏至,這一側就成了右側了。然后夏至再從右側下降到達秋分,然后再左升到達冬至。 我們看一下這個地球公轉的方向,它是一個從左到右的一個方向。我們看這個地球它自轉的方向,也就是地球上面這一個小的一個箭頭。也是從左側轉向右側的,也就是逆時針的旋轉,所以地球呢無論是自轉還是公轉,都是逆時針的,也就是從左向右偏轉的。
我們呢把這張圖呢把它豎起來看。 最左側成了春分,最上面成了夏至。 然后最右側成了秋分,最底下成了冬至。 春分呢我們學習《中醫學基礎》的時候有一個五行對應, 春分(春天)五行屬木,對應于肝,然后這個木再向上左升,到了夏至,夏天屬火,在這個臟器呢為心。這就是木生火的一個狀態,然后夏至向下降,到了秋分,秋天五行屬金,在臟器屬肺,在夏至和這個秋分之間呢,有一個長夏。長夏是屬土的,這就是火生土,土生金。然后呢,到秋分的時候,然后繼續向右下降,下降到最底。也就是冬至,是最寒冷的時候。五行屬水,在臟器為腎。 這就是金生水的一個表現。然后從冬至呢再左升到春分,也就是一個水生木的一個狀態。 也就是地球的循環就是一個五行的循環。就是氣機的升降出入的一個循環。 我們把這個夏至,把他的位置放在最高位了,方位為南,放在人體呢對應于上焦的心。而他的冬至呢方位為北,我們把它放在最下面,對應于我們人體的下焦(腎),而左側成了春分也對應于肝,右側呢對應于肺,五行屬金,對應西方,這就是“左肝右肺,上心下腎”是這樣一個方位。 春天為溫,夏天為熱,這個秋天為涼,冬天為寒,包括這個地球的這個寒熱溫涼,他的一個位置的關系,我們會發現呢它和我們人體的這個臟器的分布,它的五行屬性包括寒熱溫涼都是一樣的,比如說這張圖上他最下面這個是冬至,是最冷的時候,而我們人體呢我們人體的腎臟也是屬水,也是主寒,也是最冷的;我們的肝呢也是最左側,也是一個春溫,也是一個溫性的;我們的心臟呢也是一個最五行屬火,也是一個最熱的,我們的這個秋分秋分對應于我們的肺臟,也是一種燥和涼一個屬性,所以呢由于地球自轉產生了一個晝夜一個小范圍的寒熱溫涼,白晝黑夜啊,一個上午,下午,前半夜,后半夜的這樣一個變化;圍繞太陽一個升降循環呢又產生了春夏秋冬一個大范圍的寒熱溫涼,風霜雨雪等不同的變化。 地球還是這個地球,太陽還是這個太陽。這些四季寒熱的變化都是取決于地球的升降運轉而已。如果地球不動了呢,他就沒有四季變化了,沒有一個氣機的升降出入,地球上也不可能產生生命,所以呢這些種種的變化都取決于地球的升降運轉而已。他自己圍繞自己的地軸來升降運轉,還有是圍繞這個太陽來升降運轉。 一氣分陰陽,清者上升,濁者下降。陽升于左,我們結合這一張四季的這張圖,升到一半的時候為春,升到頂點的時候就為夏天,然后物極必反,這個升到頂點的時候,升到夏至的時候,他就開始向右側下降了,而像下降到一半呢就成了秋分,成了秋天,從右側降到最低的時候就成了冬天,就是冬至,然后再轉到在左升轉到春、夏,然后再右降轉到秋、冬,這樣呢產生了一年四季的一個變化,所以呢天人合一放在人體也是一樣的道理。這個一氣,或者把它稱為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呢就是陰陽,什么是陰陽呢?上升的為陽,下降的為陰,兩儀生四象,四象就是指的春夏秋冬,四種不同的氣象變化,所以呢這春夏秋冬都是由于一個地球的運行,所以呢這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寒熱溫涼,都是一個地球,或者我們把它概括地稱為一個太極,它的一個運行變化,所產生的不同的象,大致分為四種,就是四象。放在人體呢我們的人體的肝心肺腎,陰陽氣血都是由于一氣升降變化所產生出來的,所以呢金能生水,水能生木,氣能生血,他們是如何相互生的呢?氣為什么能夠生血?金為什么能夠生水?水為什么能夠生木呢?其實無非就是一氣運轉到了不同的位置,擁有了不同的屬性和命名而已。比如你這個地球轉到最底下的時候,那就是冬天,你轉到頂點的時候,那就是夏天,這個兩側呢就是春天和秋天,就是不用你特意的去制定它將去怎樣的變化,只要它運行到這個相應的位置的時候,它就具備了相應的五行之氣的屬性。 為什么金生水呢?你秋天冷到一定程度,那就成為冬天了,你冬天寒極必溫,寒到極點,到了冬至,慢慢的就會變得溫暖,然后就產生了春天。就是這樣的一個道理,或者人體也是一樣的。心肝脾肺腎。他的相生相克無非就是一氣運轉的不同位置的一個結果,所以呢世間萬物都是這個一氣的一個升降出入的一個運行變化所產生出來的,你可以把它稱為一氣,可以把它稱為太極,也可以把它稱為到道,他們只是名字的不同而已。他們的實際所指只有一個,就像老子所講的一樣:“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惟象無形,窈窈冥冥,寂寥澹泊,不聞其聲,吾強為之名,字之曰道”。就是這個東西,不知道應該用一個什么樣的詞匯去表達,只能強加給它一個名字,把它稱為道,或者是把它稱為太極,或者是把它稱為一氣。繁而繁之,則宇宙萬物,皆納其中;簡而簡之,不過一氣,不外陰陽,不出四象,不離五行。 就是世界萬物,無論是我們這個宇宙或者是其他更大的宇宙,或者是往小了說,無論是分子、粒子、電子、中子等等,再小的話皆包括在這一氣之中,都受這個一氣的影響變化,各種事物呢不外陰陽,都不出四象,歸根結底都是一氣。 比如呢我們拿一天來說啊,一天他也是一個一氣的一個循行變化。我們知道我們的晝夜呢是由于地球自轉所產生的,他也可以分成四象,就像同學所說的晝夜旦夕,也就是上午、下午、前半夜、后半夜。我們的白天屬陽,晚上屬陰,這是太極生兩儀,這只是把這個一氣,把這個太極呢分成兩儀,也就是分成了陰陽,兩儀生四象,也就是陰陽還可以再細分。我們想一想,我們這個上午、下午啊、前半夜、后半夜,他是怎樣的一個陰陽屬性,也就是它的四象,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一個狀態?我們知道在古代呢我們是用天干地支來計時的。比如說這個子時我們都知道睡子午覺,子午覺呢就是中午12點,前后一個呃前后各一個小時,一個時辰,也就是此時是午時,中午是午時,半夜12點這是子時,這個子時呢也就是半夜12點,我們知道呢我們這個一天的開始,他是從幾點開始的呢?并不是說從太陽出來之后我們才叫一天的開始,零點之后也就是半夜12點之后,那就是第二天了,就屬于第二天的開始了,也就是子時之后,那就屬于第二天了。他是對應這個子時,對應于我們的冬至,他是也就是最冷的時候最冷,天色最暗的時候。物極必反,他冷完之后也是冬至之后慢慢的變得溫暖,也就是子時一陽生,也就是過了子時之后,然后天色呢就漸漸的亮一些,然后漸漸地溫暖一些,然后陽氣越來越高。啊這個天色越來越亮,溫度越來越高,他是一個一陽初生的時候也就是屬于第二天了,但這個子時之后,無論他怎么亮,無論怎么溫度高,他也比白天溫度要涼啊這個亮度要黑,所以呢這個子時也就是后半夜,此時之后的后半夜,他是屬于陰中之陽。然后太陽出來之后,然后溫度越來越高,天色越來越亮,一直到中午。這是一天之中陽氣最盛的時候。我們知道中午是最熱的時候,陽光最強的時候,這個時候呢因為白天屬陽,他就是陽氣最盛的時候,所以上午成為陽中之陽。然后中午之后也就是午時之后,然后最熱的時候物極必反,最熱之后他就得溫度慢慢下降,天色越來越暗,然后就到了下午,下午他也是處于這個白天,這個階段也是屬陽的,但是呢相對于上午來說它溫度還要低一點,天色也越來越暗,它是一個下降的趨勢,衰弱的趨勢,所以這個下午呢它屬于陽中之陰。然后到了黃昏以后,也就是到了晚上,然后前半夜溫度越來越低,這個亮度越來越暗,天色越來越暗,晚上呢他屬于陰,這個前半夜,這個時候是陰中之陰。這就是他的一個四象的一個屬性,也就是他這個后半夜是陰中之陽,上午到中午是陽中之陽,中午到下午到黃昏是陽中之陰,然后前半夜是陰中之陽。既然人與是秉承于天地之氣而生的,所以呢天人合一。 我們剛才了解到這個天地他的一個氣機升降的一個變化產生了四季,產生了寒熱溫涼,生長化收藏等變化,我們人體也要順應于自然界它的一個升降出入,所以呢我們看這個人品與四時升降圖。天有四時,人有四肢,我們的四肢呢對應于四時,也就是春、夏、秋、冬,也就是晝夜旦夕,是這樣的,我們看我們身體呢左半身屬陽,右半身屬陰,上半身屬陽,下半身屬陰。我們看看我們這個左下肢,左側屬陽,但是呢它是下半身,它是屬陰的,所以這個左下肢呢他為陰中之陽。我們看我們的這個左上肢啊,左側為陽,上半身屬陽,所以這是兩陽相合,這是陽中之陽。我們看右側右上肢,右側屬陰,但是它也是屬于上半身的,上面是屬陽的,所以我們這個右上肢呢,它是陽中之陰。我們看右下肢,右側屬陰,下半身屬陰,所以它是兩個陰,它是陰中之陰。 那么我們剛才講了一天之中的它的一個陰陽屬性,它的一個四象的屬性,這個四象屬性呢對應于我們人體。我們的左下肢相當于春天,相當于后半夜;我們的左側左側上肢呢相當于夏天,相當于上午這樣一個階段;我們的右上肢相當于下午,相當于秋天;我們的右下肢相當于冬天,相當于前半夜。這是我們人體氣機的一個升降出入的一個大循環,他是天人,相應的。也就是我們到了某一個時間段的時候,它對應于我們身體的一個部位。比如我們到了冬天春天的時候,它就對應于我們的左下肢,這個時候呢我們要格外的保護我們這個肢體,使它能夠生發,從腳底升發陽氣。我們腳底有個涌泉穴,為什么叫涌泉呢?涌泉,它是從我們的足底下涌出來的,涌出來的不是水,而是他水中之陽,也就是他的陽氣,也就是從子時這里開始一陽初生,他是從我們的涌泉穴涌出來的陽氣,然后向左側上升,然后春夏,然后從右側下降,然后秋冬,這是我們人體的一個循環,是天人相應的,在相應的這個階段就會容易產生某個部位的這個疾病,比如到了春天我們就容易產生左下肢的毛病。到了夏天呢容易產生左上肢的毛病,其他依次類推,不但是這個四肢的問題,包括我們的軀干也是這個道理。我們左半側是這個軀干,他就是對應于我們這個左上肢它的陰陽屬性是一樣的,還有右側的這個軀干都是一個道理。這個呢不但可以解釋我們生理同時呢可以幫助我們來治療,比如說呢我們的左下肢有毛病,左下肢呢是因中之陽對應于我們的春天,還有后半夜,五行是屬木的,春天五行是屬木的,我們這個左下肢呢他是屬木的,如果左下肢出了問題,也就是他的木出了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去治療呢?如果我們選擇他的右下肢來治療,也就是啊由于我們這個這個左下肢呢,它是屬于陰中之陽的,它是屬于陽的。我們右下肢它是屬于陰中之陰,它是屬于陰的,我們可以陽病治陰,以陰制陽,也就是右病左治,左病右治,這是一個巨刺法,《黃帝內經》里面的。或者呢,這個左下肢它是屬于春,屬于木的,我們可以用對側,這個右上肢來進行治療,因為對側右上肢呢它屬于陽中之陰,對應于秋天,五行屬金,金能克木。我們用秋天的這個這個氣候來克制春天的這個氣候,也就是以金來克木,這就是一個一個交叉取穴的原則,我們這個是很了解的,所以這張圖呢不但是可以解釋我們人體這個氣機升降出他一個生理性的一個狀態,還可以把這張圖呢運用于臨床診療之上,無論是針灸取穴、刮痧、拔罐還是開中藥、開方子,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們看這個銀河系,他也是一個左升右降的一個象,我們看這個太陽系在銀河系的這個位置,我們的地球,我們的月球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太陽圍繞銀河系轉,這都是一個左升右降的一個循環,所以產生了繽紛的宇宙,還有地球上的萬事萬物,也許大家呢對于這個天文知識了解的不多,認為這個講法比較抽象,那么我們現在用一種具象的講法,大家更容易理解什么是自然之道、天地之道、人體之道。我們人體的肝臟樹木,這個肝呢它的尖處生發力是最強的,就如同自然界中的植物草木,它的尖芽畜生發力是最強的。我們看這個植物春天剛開始發芽的時候,他的芽是很尖銳的最尖銳的這個芽所指的方向就是將來這個植物所生長的方向,特別是像爬山虎之類的一些藤類植物。他的尖芽朝向哪個位置,他就會向哪個位置進行攀爬,生發力特別強,跑得很高。 《黃帝內經》中所講:“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體呢就更有形了,所以呢我們人體的解剖臟器的形狀,并不是平白無故的就長那樣子。都是天地的一種象在人體內的一種體現,中醫并不是沒有解剖,并不是不注重解剖,我可以說人體的氣機升降出入他的一個物質基礎就是臟器的解剖,或者說呢他的這一種升降出入的這種象,都可以在人體解剖上面得到一個展現,比如我們看上面這一張圖,這是一個臟腑的解剖,我們只挑選了他的五臟,也就是心、肝、脾、肺、腎啊還有相表里的一些器官。 我們首先看肺,剛才我們講了這個尖芽處的生發力,它是最強的,我們看看這個肺它的尖兒在哪里,我們這個肺,他的肺的最上面也就是西醫解剖所說的肺尖,它是相對的,它是一個圓鈍的,它并不是說非常尖銳的尖,它是一個圓鈍的,它最佳的位置在它的肺底,肺底的兩側,要比上面這個要尖的多,所以這個肺呢主宣發,由于他這個費這個最頂端的是圓鈍的,所以他的宣發之力并不強,這個肺最主要的功能是肅降,由于它肺底的兩側的這個尖要比上面要更尖銳一點,所以它的力量是最強的,所以他的這個最底面的這兩個尖是朝下的,所以它的氣機最重要的還是朝下走的,所以會主肅降,如果肺氣向上的就是肺氣上逆則咳喘,它是一種病理狀態,肺最主要的功能是向下走的。我們看最底下的這個腎臟,腎臟上下是圓的,但是呢腎上面有個腎上腺,腎上腺他是個尖的,他這個間呢是朝上走的,所以這個腎它最主要的功能是向上走。我們再看心臟,心臟呢他有一個心尖,他的心尖是朝下的,所以這個心。他最主要的氣機升降出入的一個方向是朝下走的。這就是一個心火要向下來濟腎水,腎呢這個尖要朝上來,濟這個心火,這就是心腎相交,這是它的一個氣機的一個溝通,我們再看肝臟,肝臟呢它有兩個尖兒啊左右兩葉,他最尖銳的部分是在左側,我們如果把人體畫一個正中線的話,我們從氣管這畫一個正中線,我們看這個肝的最左側這一角在我們的左半身,所以肝藏居于右,而肝氣生發于左,并不是說左肝右肺,并不是說我們的肝臟長在左側,我們都知道我們的解剖肝臟是大部分是位于右側,但并不是說所有的部分都是為右側,而是大部分位于右側,而肝的尖部位于身體的左側,也就是干居于右,而肝氣行于左,因為肝這個最尖銳的部分是在我們的左半身,它的生發力最強,也就是肝臟雖然居于右,而它的肝氣生發于左,他這個尖是朝上的,是偏橫向一點,略微的向上,所以這個肝氣呢第一是向上走的,左側上升,肝生于左。第二,由于這個肝尖兒它偏橫一點,所以它最容易橫逆脾胃,肝氣橫著走,橫逆脾胃,這是由于它的解剖結構所導致的,然后這個肝呢還有另外一個尖是在右側,在右葉的下半部分,但是這個家呢是以他的左尖要圓鈍一些,所以它也有一個下降的功能這個氣,但是呢他主要是以左側上升為主,所以肝失疏泄,疏泄就是一個又上升又下泄的一個運行規律,但是呢他以左側身體為主,這膽是向下的。 還有胃我們看上面他是比較圓鈍的。這個賁門,他是圓鈍的,它的尾端啊幽門這一塊越向下越細,包括十二指腸那就更細了,這呢說明他的氣機是向下走的,也就是它的底部,相比那個賁門端,它是相對的尖了一點,它并不是像那個肝臟似的那么尖銳,它只是相對的要細細尖一點,所以這個胃呢它的氣是向下走的,胃主降濁。我們看脾,他的尖也是比較圓頓的,但是它相對的上面尖銳一點,所以這個脾它最主要的還是一個向上走的,他也會向下走,但是這個脾最重要的還是上面的更尖銳一點,最主要的一個氣機呢還是向上走的,這就是人體解剖這個基礎結構決定了臟器的氣機升降出入的一個運行方向的規律變化,整體來說呢“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所以呢心肺基于上焦,但是其氣是下降的,腎與命門居于下焦,但是其氣是上升的,肝膽脾胃居于中焦,為上下左右氣機升降之樞紐,他是又上升又下降,所以呢一升一降,自然之大道,人體之大道,道理,你明白了他的道你就可以掌握他的理,所以呢理法方藥就都出來了。治療疾病必須要追根溯源,了解他的道,然后感悟它的理,其他的治療就簡單得多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這個包餃子,趕這個面皮的啊,把一個類似于方或者是略微有點圓鈍的這個面團,如何把它用搟面杖搟成一個非常圓的一個圓片的?從如果大家看到過這個搟這個面片的時候呢就會非常的驚訝,從中呢可以領悟到人體氣機周流圓運動。它是如何形成的,比如我們上面發的這兩張圖片,我們搟這個面片的時候先用搟面杖不斷的上下的這么搟,這樣運動,然后另外一只手呢慢慢的旋轉,就像這個圖片上一樣,搟面杖不斷的上下交通,上面為陽,下面為陰,這是陰陽或者在上面為火,下面為水,就像剛才我們看的那個臟腑解剖的那個圖一樣,心腎相交,水火交融,陰陽共濟是產生圓運動的一個前提條件,也是產生世間萬物的一個前提條件。 水火者,天地也、上下也、坎離也、陰陽也。 正如《黃帝內經》里面所講的一樣,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也就是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就是天地的大道,萬物之綱紀,世間萬物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世間萬物的生存發展、以及凋亡,都是由于陰陽的變化。《黃帝內經》中又說呢:“陰陽者水火之征兆也”,征兆就是預兆,也就是水火,水為腎,火為心,他的五行對應關系也就是產生了水火,就是產生萬物的一個前提條件,一個征兆。也就是產生了水火了,產生了陰陽了,也就是預兆著將要產生萬物,陰陽者水火之征兆也,產生了水火,也就預示著將要產生萬物,所以呢上面的解剖圖也是這個道理。 心腎相交是產生生命以及產生其他五臟六腑的一個前提條件,這是陰陽萬物皆源于陰陽,萬物皆源于道,道生了陰陽,太極生兩儀,兩儀就是陰陽,萬物皆源于太極,萬物皆源于道,萬物皆源于一,皆源于一氣。所以呢這個搟面杖不斷的上下交通,上下運動是產生萬事萬物,氣機圓運動的一個前提條件。 在搟面杖不斷的上下交通的基礎之上,然后左旋面團,左側上升,右側下降,上下左右就轉成了一個圓片,這就是把一個面團轉成了一個圓片。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其數成矣,人體之圓運動,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這個是河圖之數,是五行所產生的一個先后順序,人體氣機升降出入一個大原則就是“上下交通、左升右降”。 這張圖呢是中國的地圖,中國地圖呢它也有一個氣機的升降,他也有五行方位,有五行他就有一個生克關系,他就有一個氣機升降出入的一個規律,左側升,左側為東,也就是東方,從這個北,從內蒙古啊東北三省這個,然后開始向左側上升。山東繼續上升,然后一直到最南方,廣東、海南等等,然后呢由這個南方然后向右側下降,也就向西部下降,然后一直降到新疆啊、西藏、青海、內蒙古。他是這樣一個氣機的循環,這個氣機循環呢它對應了五行之氣,也對應了一年四季、寒熱溫涼等等,比如呢在東北內蒙古、東北三省,他就是方位呢在北方,主寒在臟呢為腎,其色為黑,所以東北呢有很多很多的黑土地,氣候也特別的寒冷,然后左側上升,然后溫度越來越高,一直到達南方,南方為火,方位為南,其性為熱,其色為赤,就是紅顏色。像這個福建、廣東、廣西等等,有很多的紅土地,它是紅色的土壤,氣候也是十分的炎熱,然后一直向右側下降,向西部(左東右西),右側就是西方下降,然后西方為金,這個方位在這個八卦里面呢為乾,乾為金,就是天,天是最高的,這個金呢在人體呢,對應于我們人體的肺臟,肺其色為白,五行屬金,位置最高為五臟六腑之華蓋,所以呢世界屋脊最高的位置在西方,喜馬拉雅珠穆朗瑪峰,所以呢他是位置最高的,因為肺為華蓋,肺屬金方位在西,金主肅革,肅革就是清肅格殺革命,所以西方呢,容易兇悍一點,好斗,容易產生動亂,這都是由于不同的五行之氣所產生了不同的地域的氣候以及人的一個品性的一個變化。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就是這個道理。不但是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水土呢也養育了一方藥材,所以呢中藥講究是道地藥材,不同的地方種植的藥材,他的性味是不一樣的,性味功效是不一樣的,有的地方呢種植的效果就好,有的地方種植的效果就不好,同樣是在地球上,不同的地區,種植的效果就不一樣,這就叫做道地藥材,就像《晏子使楚》這本書里面講的一樣:“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也就是這個橘子,如果長在淮河以南的話,就是又大又甜的柑橘,如果長在淮河以北呢,同樣的一株植物,如果種植在淮河以北,則又成了又小又苦的枳實,就是我們做藥材的枳實、枳殼,其實他就是橘子,只不過種在了淮河以北,所以就長成了枳。如果種在淮河以南呢就成了又大又甜的柑橘,所以呢不同的地域所賦予的五行之氣不同,所以它的藥材呢,他的品性也就不同。 比如我們舉兩個例子:柴胡這一味藥材大體分為兩種,有南柴胡和北柴胡,那我們想一想這兩種柴胡它的用處有何區別?哪一個是道地藥材,一般認為呢北柴胡是道地藥材,特別是北柴胡的根,南柴胡呢一般是葉子比較多,它是青色的。南柴胡,一般是青色的葉子,連莖帶葉都有。 道地藥材的北柴胡是黑顏色的柴胡根,這是道地藥材,我們思考一下為什么要選擇它的根,為什么要選擇他黑色的柴胡根成為道地藥材,而不是選擇青色的柴胡葉子為道地藥材?我們想想這個柴胡呢他是入肝經的,肝呢五行是屬木的,這個肝有什么作用呢?他是把腎水向上升發,也就是腎水,是黑顏色的,水能生木,也就是這個北方腎水為寒,北方生的這個柴胡,以內蒙古的柴胡為最好,道地藥材,然后這個柴胡,這個肝攜帶著腎水向左上方一直升發到南方,一直升發到心火,也就是水生木,木生火,這個木呢必須是從這個腎水處,引著腎水向上走,一直上濟心火,完成一個腎水向上濟心火的這樣一個循環,所以我們要選擇黑顏色的柴胡根。北柴胡根來帶這個腎水向左側上行上濟心火,而不是選擇南方的半截腰處的這個青色的柴胡葉子,他的生發力是不足的,所以它的效果并不好,但是呢如果是不需要生發太強的,也可以選擇南柴胡,但是如果要想從腎水上行的話,必須要北柴胡才能達到效果,這是它的五行之氣的不同,賦予它療效性味的差異,比如桂枝,桂枝呢我們要選擇南方的桂枝,特別是這個廣東、廣西這一塊的,包括海南也可以,他位置是最南方,五行屬火。其次就是桂枝它的外皮都是赤顏色的,都是紅顏色的,它性質呢是溫性的,南方是屬火,火熱之性的,所以它可以治療一些寒證啊,像外感風寒,或者是脾胃虛寒等等,可以溫中散寒,但是呢由于他已經到了最南方了,物極必反,升級必降。我們想想我們到了這個冬至到了這個夏至之后最熱的夏至之后,他就開始越來越冷了,他就開始下降了,是左升到極點之后就開始右降,右側就冷了,所以在右側高處不勝寒,所以那個云南、青海、西藏,他就相對要冷一點,這個桂枝呢不但有生發的功效,因為向上、向南方,主要是一個生發嘛,它升到極點呢它還有一個潛降的功效,像那個《傷寒論》里面桂枝加桂湯啊治療奔豚證。這個氣從少腹上逆沖胸或者是氣沖咽喉這一些啊,包括那個治療咳喘的桂枝加厚樸杏子湯,還有這個大小青龍湯啊等等,都有桂枝,他有一個降肺的作用,它是又入心又入肺,因為南方屬火,在臟為心,然后它升極必反,右降于肺。這是桂枝。 然后呢桂枝呢還可以引火歸元,元是哪里?元就是腎中的命門之火,因為它的顏色又紅又黑,它是一種棕紅色,也黑紅色。他從南方又降到腎水,他與柴胡呢是一升一降,構成了我們中國或者是我們人體的一個左升右降,所以呢柴胡由北方的腎水一直左升到南方的心火,然后桂枝由南方的心火一直右降到北方的腎水,這樣桂枝、柴胡形成了一個左升右降,中國左升右降的一個體系,也在人體之中形成了人體左升右降的一個基本的一個對藥,這不單是柴胡和桂枝,包括我們所知道的各種所謂的道地藥材,并不是說通過藥理實驗一個一個的試驗出來的結果,而是我們通過這種五行的屬性,五行之氣來推理出來的一個地獄藥材,所以我們明白了這個中國大版圖上的一個大五行,再結合我們人體體內的一個小五行,他們之間的一個生克循環關系。 對于我們人體治療來說,我們了解了中國的一個大五行的關系,我們人體小五行還有多么難嗎?那就胸有成竹,了如指掌了,就像李東垣《蘭室秘藏》這本書里說的:“圣人治病,必本四時升降浮沉之理,權變之宜,必先歲氣,無伐天和。經謂:升降浮沉則順之,寒熱溫涼則逆之。升降出入者,天地之體用,萬物之橐龠,百病之綱領,生死之樞機也。”也就是說圣人治病的時候,必須要以這個四時的升降出入浮沉這個道理為基準來進行治療。順天則昌,逆天者亡嘛。 “其在病機,則內傷之病多病于升降,以升降主里也;外感之病,多病于出入,以出入主外也。升降之病極,則亦累及出入矣;出入之病極,則亦累及升降矣,”各種疾病都是升降出入異常所導致的,各種疾病都是一氣無法正常周流所導致的,健康狀態呢就是能夠正常的一氣周流。所謂《黃帝內經》中講:“經絡者,所以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得病就是經絡不通,經絡通了,自然就沒有病了。所謂“大氣一轉,百病自散”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知道了左側屬陽主升發,右側屬陰主肅降,肝升于左,肺降于右,這是一個左右升降的一個大趨勢,我們上面這兩張圖這個氣機的升降反映在我們舌上是一個什么規律呢?我們舌由舌中線把舌分成左右兩個部分,左側主升,右側主降,如果左側生發太過的話,就會體現在舌象上就是左面的舌尖部位凸出,左舌大于右半側折,這是左側生發太過,也就是肝升太過,會有肝火旺的表現。如心煩易怒,頭昏腦脹,心胸滿悶,嘆息,頭暈等等這一些表現。 如果右側肅降不利,也就是肺氣不降的表現,如胸悶咳喘,胃脹,大便費力等這一些表現。因為肺與大腸相表里就可以通過這啊基本的一個肅降的氣機的變化規律來推斷出患者可能存在的某些癥狀,以及做出針對性的治療,如果升發太過的話,我們就通過右側速降來制約左側的這個升發;如果右側肺氣不降呢,就通過左側的升發來加速這個圓運動的一個運轉。比如在用藥上,如果左側肝升太過的話,就用一些鎮肝潛降的藥或者一些降肺的藥,因為肺屬金,金克木,如果肺金肅降的話,這個肝木也會被肺金所削伐、所削弱,他就不會升發那么過了。如果右側肺氣不降,呢就用一些通大便或者是降肺的一些藥物來治療啊,穴位取穴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只要有一個正確的診斷,無論你采取怎樣的治療,只要方向正確都會有療效,只不過是療效強弱的差異。如果你的診斷不對,無論用多么好的療法,都會無濟于事,毫無療效可言。 今天的課程呢我們就講到這里,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收聽,我們下次再見。
|
|
來自: 李靜曦 > 《24.李氏奇效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