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可以花上數十個小時做出畫面精美、邏輯清晰、動畫炫目的PPT,但在做公開演示時,卻差點毀了它。整場演說枯燥無味,表達不清,聽眾昏昏欲睡,演說者沮喪至極。雖然人人都會講話,但PPT演講到底應該怎么“講”? 演講是一種口語表達藝術,它涉及到聲音、吐字、語調的方方面面,要想成功的“講”一套PPT,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聲音的響度變化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高低、強弱的程度。演講時聲音必須有一個合理的響度,才能讓聽眾聽得真切、聽得清楚。演講者在演講過程中,要根據內容的需要、會場空間的劃分、以及聽眾分布等情況,靠自己的耳感監聽,結合聽眾的反應了解響度的效果,隨時變化聲音的響度,以達到理想的效果。要做到:低而不虛,沉而不獨,聲音有強有弱,錯落有致,用以顯示演講口語的層次感和聲音的錯落美。 2、聲音的清晰度PPT演講是基于PPT的內容,借助有聲語言來表達思想并與聽眾進行交流的。如果演講者聲音含混不清,就無法準確地傳達思想內容。演講時,要使聲音集中、清晰,以此準確恰當地表情達意,這樣的演講才能聲聲入耳,娓娓動聽。配和上制作精美的PPT,讓整場演講重點突出、風格鮮明、令人印象深刻。 3、演講的語言要流暢 演講不僅要求聲音清晰、準確,而且要求演講者的語言流暢自然,婉轉甜美,以充分顯示嚴謹的邏輯力量和語言魅力。語言流暢度訓練重在加強語言實踐,多讀、多講。“讀”,就是多讀演講名篇,包括默讀、朗讀、快讀。“講”,就是只要條件允許,就不要放過機會,理清思路,不停地講下去,甚至參加辯論,以提高話語的流暢度。 4、控制好說話的速度 說話的速度是PPT演講非常重要的一點。為了營造沉著的氣氛,語速稍微慢點很重要。不過如果從頭至尾一直以相同的速度來進行,聽眾會睡覺的。所以,要根據演講的內容調整說話的速度,利用PPT的邏輯關系和內容設計,做到有快有慢,快慢結合,這樣的語速才能吸引聽眾的注意力。 5、飽滿圓潤悅耳動聽的聲音 我們都喜歡聽飽滿圓潤,悅耳動聽的聲音,而不愿聽干癟無力,沙啞干澀的聲音。所以演講者應該訓練自己的嗓子,以一腔悅耳動聽的聲音為PPT演講增添亮點。那么該怎么鍛煉自己的聲音呢? 1)練聲先練氣。氣息是人體發聲的動力,是發聲的基礎。氣不足,聲音無力,用力過猛,又有損聲帶。
經科學考證,演講時呼吸方法以采用胸腹式聯合呼吸法發出的聲音效果最佳。 具體方法是:收縮小腹,以丹田的力量控制呼吸。這種方法全面調動了發聲器官的能動作用,活動范圍大,伸縮性強,對嗓子的保養也有一定的作用,是一種科學的運氣方法。 2)再練聲帶。在練發聲以前先做一些準備工作。先放松聲帶,用一些輕緩的氣流振動它,讓聲帶有所準備,發出一些輕慢的聲音,千萬不要張口就大喊大叫,那只能對聲帶起破壞作用。 3)聲帶活動開了,我們還要在口腔上做一些準備活動。聲音的洪亮、圓潤與否與口腔有著直接的聯系,口腔活動可以按以下方法進行: 第一,進行張閉口的練習,活動嚼肌,也就是面皮。這樣等到練聲時嚼肌運動起來就輕松自如了。 第二,挺軟腭。這個方法可以用學鴨子叫“gāgā”聲來體會。 4)此外練習吐字。只有發音準確無誤、清晰、圓潤,吐字才能'字正腔圓'。吐字發聲時一定要咬住字頭。每個字都是由一個音節組成的,每一個音節又可分成字頭、字腹、字尾三部分。字頭是聲母,字腹是韻母,字尾是韻尾。 在發音時,一定要緊緊咬住字頭,這時嘴唇一定要有力,把發音的力量放在字頭上,利用字頭帶響字腹與字尾。 字腹的發音一定要飽滿、充實、口形要正確。發出的聲音應該是立著的,而不是橫著的;應該是圓的,而不是扁的。如果處理的不好,就容易使發出的聲音扁、塌、不圓潤。 字尾主要是歸音。歸音一定要到位,要完整。也就是不要念“半截子”字,要把音發完整。當然字尾也要能收住,不能把音拖得過長。 PPT演講,不是讓演說者念文字或者背稿,它需要的是對PPT里未能展示完全的內容用聲音和語言的藝術做更豐富的呈現。因此,“講”好一套PPT,也是需要學習技巧和不斷練習的,把握以上注意事項和練習方法,試著用更專業的姿態“講”一套PPT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