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38年年底,納粹德國科學家奧托·漢因和弗里茨·施特拉斯曼就發現了核裂變現象并被刊登在科學雜志上。 到了1939年9月,科學界普遍認同了原子彈制成的可能性,然而技術細節尚未明朗。當時除了納粹德國外,研究原子彈的國家還有法國、美國、蘇聯、英國和日本。 由于納粹德國對其本土猶太人的迫害,致使許多猶太科學家逃往美國避難,其中多人曾提醒美國當局,納粹德國正在研制一種“超級武器”。 納粹德國的一座實驗用反應堆 1939年,匈牙利科學家利奧·西拉德擔心納粹德國率先制造出核武器,遂希望美國政府能夠先行研制出,但當他找到一些美國官員時,他們認為這簡直是天方夜譚,最終,他不得不找到當時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 1939年8月2日,愛因斯坦和其他幾名科學家聯名致信美國總統羅斯福,建議美國政府務必趕在納粹德國之前研制出核武器。然而羅斯福并沒有重視此事,于是負責轉交信件的科學顧問亞歷山大·薩克斯擔負起了說服羅斯福的重任,他引用了一個著名的例子:當年拿破侖沒有采取富爾頓蒸汽船的建議,使其沒有建立起強大的海軍,最終不敵英國海軍。羅斯福被薩克斯說服,最終決定開始研制核武器。 1939年10月19日,美國總統羅斯福正式簽署了研制原子彈的文件,兩日后,美國成立了“研究原子武器的委員會”,代號為S-11。 人類歷史上首次核爆,“三位一體核試驗”的場面 1941年12月7日,日本轟炸的美國海軍軍港“珍珠港”,這使得美國政府更加堅定地加速執行他們的“核計劃”。 1942年6月,美國原子彈研制計劃正式開始,由于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曼哈頓區,所以此計劃又被稱為“曼哈頓計劃”。 1945年7月初,美國終于研制出了三枚原子彈,他們立即著手準備實地實驗。當得知要進行原子彈實驗時,此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前任總統羅斯福于1945年4月12日去世)推遲了波茨坦會議時間,因為其希望核武器能夠在波茨坦會議期間成功爆炸,以提高美國的國際地位。 7月16日5時29分45秒,人類歷史上的首枚原子彈在阿拉莫戈多沙漠上爆炸。實驗極其成功。 8月6日早上8點15分,艾諾拉·蓋號在廣島上空投下人類歷史上第一枚用于戰爭的槍式原子彈(小男孩原子彈),造成廣島十萬多居民死亡。9日,B-29轟炸機大貨柜在長崎上空投下收聚式原子彈胖子原子彈,導致長崎市近四萬人直接死亡,總計十四萬人員死傷。 于長崎爆炸的原子彈所騰起的蘑菇云 歡迎點贊收藏轉發評論,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如有紕漏,敬請指正。 |
|
來自: 金色年華554 > 《歷史上的今天系列、大事件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