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發(fā)生后,美國加速了研制原子彈的進程。1942年開始實施以“曼哈頓工程”命名的龐大計劃,由美國陸軍工兵部隊全面負責研制原子彈。新墨西哥州人跡罕至的一片沙漠,在1942年以后突然熱鬧起來,美國原子彈研制的心臟機構——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建在了這里。全美國只有12人知道整個工程情況,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正在從事原子彈的研制,即便是高層領導,也只有羅斯福總統(tǒng)和陸軍部長史汀生知道內情。當時的副總統(tǒng)杜魯門都被蒙在鼓里。 1945年7月初,在阿拉莫戈多沙漠上,一座高達30米的鐵塔豎立了起來,原子彈爆炸實驗就將在這個架子上完成,大卡車裝的就是供第一次核實驗使用的原子彈“大男孩”。這時的“大男孩”還沒有裝上核裂變物質。 “大男孩”原子彈 7月15日,杜魯門到達波茨坦,而在萬里之外的阿拉莫戈多沙漠,美國的核試驗人員也把核裂變物質放入了“大男孩”的肚子里。試驗人員在14公里以外設置了觀察所,里面隱蔽著425名科學家和軍事專家,他們懷著緊張的心情,等待著驚心動魄的最后一刻。 原子彈爆炸 7月16日凌晨5時29分45秒,“大男孩”轟然炸響,一個蘑菇狀的大圓球突然升到了10000英尺以上的高空,爆炸核心的鐵塔也被高溫在瞬間蒸發(fā)得無影無蹤!這場爆炸超出了現(xiàn)場所有人的想象,以至于整個美國西南部都感到了爆炸的震撼,為隱瞞真相,美國編織謊言說是阿拉莫戈多軍事基地的彈藥庫發(fā)生了爆炸。 波茨坦會議結束時,通過了“波茨坦公告”,公告敦促日本政府立即無條件投降,否則,日本就只有“迅速和徹底地毀滅”。日本沒有意識到這一警告的背后就是將使用原子彈的暗示,所以拒絕了“波茨坦公告”。 日本投降 1945年8月6日上午9時15分,美軍飛機投下的第一顆原子彈在廣島爆炸,方圓42平方公里的城市被摧毀,房屋毀壞率達70%以上,14萬人死亡。8月9日上午9點零1分,第二顆原子彈被投向了有27萬人口的海港城市長崎,長崎上空隨即騰起了巨大的蘑菇云,1.4萬棟建筑物被毀,7萬多人死亡。 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世界發(fā)布了投降詔書。 (全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