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說地支,這里說一下天干地支紀年的一些基本規則。 天干地支的配對使用規則一定是陽干配陽支,陰干配陰支,意思就是有甲子,甲寅,甲戌,不會有甲丑,甲卯,甲巳。 而為什么是六十甲子一個輪回? 因為有十個天干卻有十二個地支,他們的最小公倍數就是60,也就是說天干地支兩兩相配之后,循環60次正好能把所有的干支都使用過一遍。 怎么配? 很簡單,有個概念叫六甲旬首。也就是從甲子開始起一輪十年,再從甲寅開始起一輪十年,然后是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甲旬首每個配一輪正好就是60年了。 列個直觀的表給你就知道了: 天干部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部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如上所列,你上下結合看。 天干部分和地支部分上下對應就是一組干支配對, 這就是從甲子這一旬中起的十個紀年。接下來天干甲就開始排到寅的位置,然后再被排到辰的位置,依次類推,記住是陽干配陽支就可以了。 注意看到最后兩個地支,戌亥,是沒有對應的天干與起配對的。 因為天干只有十個,而地支有十二個,所以每一輪旬首必然有兩個地支沒有配上天干。這個時候,就叫做空亡。 所以,空亡是怎么來的?空亡的原理是什么? 表面上看是因為地支沒有能配上對應的天干。其實深層原理是因為在古人在天文學的觀察中,天空運轉的較快而地球運轉的較慢,這個速度的差值,就用空亡來表示了。 所以,你不用懷疑,中國的學問那才真的叫學問,都是自然客觀經驗的總結,而不是像西方那樣假設一個條件再給你推導,結果一旦假設條件不存在了,所有的公式定理都要推倒從來,現在的數學、物理學不就經常修改假設前提條件么? 隨意寫寫,下篇繼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