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水果皮,白蠟紛紛? ▼ 某網友發帖說, 洗蘋果時感覺黏糊糊沒洗凈, 索性找來刀子刮擦蘋果表皮。 這一刮不要緊, 刮出很多白色粉末, 上網一查, 居然是蠟! 有網友評價微博博主“刀工不錯”; 也有網友調侃道, 以后買蘋果都刮一刮, 說不定以后能開個蠟燭店; 還有一些網友“曬”出自己刮蘋果實驗結果。 “連皮吃蘋果=吃蠟燭?” 這一說法不脛而走。 水果打蠟,當真可怕? ▼
這些問題, 需要我們來一一解惑。 首先水果打蠟, 并不能等同于“地溝油”、“色素飲料”等造假食品。 水果摘下后進行打蠟等處理, 是正常和必要的。 大部分水果以原始狀態上市的話, 會很快腐爛。 而且蘋果新鮮果皮表面, 本身就存在一層很薄的果蠟, 這是植物本身分泌出來的, 可以避免水果快速失去水分 及外界微生物的侵襲。 當然, 更常見是人工給水果打蠟, 目的在于保鮮。
另一方面, 水果打蠟以后可以保持鮮亮的顏色, 更加美觀。 水果打蠟,能吃的蠟? ▼ 我國是允許在鮮水果表面打蠟的, 但必須使用規定的食用蠟。 食用蠟是動植物天然蠟的提取物 (水果本身也會天然形成這種物質), 它的安全性是經過評估的。
因此, 如果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給水果打蠟, 安全性是值得信賴的。 削掉果皮,萬無一失? ▼ 當然, 市場上水果品種和質量差異很大, 不排除某些不法商販, 使用相對便宜的工業石蠟給水果打蠟, 并在蠟中加入顏料為水果上色。 工業石蠟成分復雜, 可能含有鉛、砷等重金屬。 顯然,這些對人體是有害的。 而且工業蠟中的有害成分, 可能會小部分滲透過果皮。 若是如此, 連削皮都不能做到萬無一失。 如何分辨食用蠟和工業蠟涂敷的水果? ▼ 目前, 并沒有相關的標準檢測方法。 一般來講, 涂抹食用蠟的水果, 其果皮表面的膜會比較薄、比較亮。 工業蠟涂抹, 多半是不法人員手工操作, 涂層相對會厚點。 另外,工業用蠟是有顏色的, 用紙巾使勁擦, 紙巾會被染色。 如果是顏色特別鮮艷, 僅用手擦就會掉色的水果, 最好不要購買。 為保險起見, 可以使用溫熱鹽水洗刷水果, 然后再削皮食用, 更放心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