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進入三伏天后,全國多地啟動高溫黃色預警。而小編所在的寧波某地區地面溫度將超過80℃。 更可怕的是, 最毒辣的三伏天, 今年一共有40天, 比以往更長。 打敗我的不是天真,而是天真熱啊! 初伏:7月12日~7月21日 啥?你說三伏天不是最熱的? 還有比三伏天更熱的 三 伏 貼 (冬 病 夏 治)
說起這個三伏貼,那可是咱們老祖宗傳下來的寶貝。“冬病夏治”更是是中醫藥治療中的一種特色療法。 老人肺不好,長期咳痰喘?貼!小孩兒愛感冒,咳嗽老不好?貼!冬天老愛過敏,怎么也好不徹底?貼!風濕關節痛,冬天就更痛?貼! 小編我又得去翻一翻我的武功秘籍。透過現象看本質,任何事情都不能盲目追捧,只有真正了解了“冬病夏治”的本質,才能更好的為自己的健康加分。 ![]() 什么是三伏貼 三伏天是天地陽氣最旺盛之時,人體陽氣隨之生發,此時是寒邪最弱的時候,假如人體內原來有凝寒之氣潛伏,運用補虛助陽藥或溫里散寒藥物,天人合擊,最容易把寒邪拔除,這也是黃帝內經強調“春夏養陽”的原因。 三伏貼,是中醫的獨特療法,是冬病夏治療法中的主要方式。在三伏天將達到增強機體功能,有效預防冬季易發疾病的目的。同時,臨床實踐證實,有些冬病非常頑固,冬天治療效果甚微,而在夏天治療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冬病夏治:治什么? “冬病夏治”是根據古人“春夏養陽”的原則提出的一種中醫特色療法。在夏季三伏天機體陽氣盛于外而虛于內,通過用溫熱藥敷貼相應的穴位,以扶助體內虛弱的陽氣,并借助自然界隆盛的陽氣,二者相合以化散體內留伏之寒邪,達到鼓舞機體陽氣的目的,增加抗病能力。 那么,冬病夏治的適應癥是什么? 1.呼吸系統疾病:如腎陽不足,肺脾氣虛的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發復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咽喉炎等。 2.消化道疾病(屬中醫脾胃虛寒或實寒性病癥):慢性結腸炎、慢性胃炎、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腹瀉、嘔吐等。 3.風濕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炎、肩周炎、頸椎病、腰椎病、痛風性關節炎等疾病;產后風濕、素體陽虛畏寒等中醫辨證屬于虛寒型體質人群。 4.免疫力低下、虛寒性體質引起的痛經、四肢冰涼、背涼、頭痛、潰瘍病、怕冷、怕風、平素易感冒等。 5.亞健康狀態:易疲勞、腰酸背痛、失眠、納差等機能不足狀態。 冬病夏治≠包治百病,也有禁忌人群。 嚴重心、肝、腎、腦疾病患者、惡性腫瘤患者、嚴重糖尿病患者、嚴重過敏體質者、皮膚長有皰、癤或皮膚有破損者、急性發作期(如發熱、正在咳喘等)的患者、孕婦及三歲以下兒童等并不適合冬病夏治。因有個體差異,盡量不要在面部、脖頸等暴露部位貼敷。 冬病夏治需要堅持多長時間? 冬病夏治所針對的是一些慢性病,由于人體正氣的恢復需要時間,所以,治療并非立竿見影。治療要持續一段時間,做好長期治療準備,至少到當年的冬天才能初見成效。一旦準備進行冬病夏治,就要堅持全療程治療,一般2天~10天穴位貼敷一次,3次為一療程。同時,在冬病夏治期間,對于穴位局部起水泡,或輕度潰爛要有積極的思想準備。 冬病夏治在經過一個夏天的治療以后,如果取得了一定的療效,如發作次數減少,或發病程度減輕,建議堅持連續治療三到五個夏天,加強療效;如果在癥狀部分緩解后就停止冬病夏治,極易造成功虧一簣。 ![]() 冬病夏治:注意什么 三伏貼時,這些日常要注意 1.慎用辛燥及發物食品,如辣椒、油炸食品、羊肉、狗肉、新鮮桂圓、荔枝等; 2.慎食大量肥甘滋膩的食物; 3.忌大量服用寒性食物,慎防感冒及腹瀉; 4.避免受涼,貼敷后最好不要緊空調房間,以免毛孔收縮,影響藥物吸收; 貼敷后皮膚刺癢、疼痛該咋辦? 貼敷后皮膚局部出現刺癢難忍、灼熱、疼痛屬于正常現象,可立即取下藥貼、禁止抓撓,不宜擅自涂抹藥物,一般可自行痊愈。若皮膚出現紅腫、水泡等嚴重反應,需及時皮膚科就醫。 ![]() 冬病夏治:不是萬能的 冬病夏治僅適宜那些處于疾病緩解期或穩定期的人群。在選擇治療之前,一定要先分清自己目前是屬于疾病狀態,還是處于非急性發作期。如果是疾病發作期,則最好讓醫生根據病情和體質,辨證施治。 需要提醒的一點是,中醫敷貼不是萬能的,它只是疾病治療的一種手段,,更多的是保健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正常治療。因此原本在服藥的慢性病患者在進行中醫敷貼期間也不要盲目減藥、停藥。 冬病夏治包含了中醫豐富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但近年來,許多不具備條件的小診所和藥店,也跟風搭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治療混亂。如果要貼三伏貼,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有針對性的進行敷貼,而且要去正規的醫院敷貼,千萬不要自己從網上買藥隨便貼。 最后記住:三伏貼并不是什么特效藥。生病了,最好的選擇永遠是正規醫院。 如有幫助,請點贊并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