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陸軍編制,通常情況下我們想到的是軍、師、旅、團、營、連、排、班這種軍隊編制,在我國解放軍就采取這種編制。而在抗日戰爭中,日軍的陸軍編制格外奇特,在二戰時期獨樹一幟。日軍將領常夸出海口,稱自己的一個聯隊能夠輕易擊敗中國軍隊的一個師,那么日本軍隊采用的是何種編制呢? 日軍陸軍編制最開始完全照搬一戰前德軍陸軍編制,后借鑒一戰時的美軍,軍隊配備強大的火力和人數,構建了獨特的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分隊的陸軍編制。 分隊 做為日軍最小的戰術單位,分隊相當于中國軍隊的一個班,由13人組成,包括分隊長、4名機槍兵和8名步槍兵。4名機槍手有輕機槍一挺,分為組長、射手和兩名攜帶彈藥的輻射手。8名步槍兵每人攜帶一支單發步槍。 小隊 日軍小隊有兩種編制。一種為每小隊設正副小隊長,由六個分隊組成,每個分隊8人,其中三個分隊配備機槍,共50人。后沒小隊由54人組成,稍大于中國軍隊的排。一般情況下小隊由一個7人的小部隊、三個分隊和一個裝備三個擲彈筒的八人擲彈筒分隊構成。 中隊 日軍的中隊約181人,大于中國軍隊的連。中隊包括由中隊長、執行官3名軍士、勤務兵、司號員、4名衛生員、 8名通信兵組成的中隊部,和三個小隊。所配備裝備為步槍139支,輕機槍9挺,擲彈筒9具。 大隊 日軍一個大隊人數約1100人,大于中國軍隊的營,小于團,介于兩者之間。日軍的大隊由一個30人的大隊部,一個110人的運輸中隊,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一個55人的炮兵小隊組成。 聯隊 作為日軍單一兵種最大的作戰單位,聯隊分為步兵聯隊和炮兵聯隊。日軍一個步兵聯隊大約3800人。雖然日軍將其視為團級單位,然而一個聯隊實際上大于一個中國軍隊的步兵團。一個聯隊由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一個81人的彈藥小隊,三個步兵大隊,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組成。炮兵聯隊編制約2322人,由三個388人的炮兵大隊組成,各裝備12門75毫米野炮或山炮。 旅團 因為戰爭的變化,旅團的編制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編制。一般情況下旅團約3000——8000人,步兵旅團由兩個步兵聯隊組成,獨自混成旅團有6000——8000人。 師團 師團為日軍直奔戰術兵團,是日本陸軍最高等級的軍隊編制。通常師團由兩個旅團,一個騎兵聯隊,一個炮兵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輜重聯隊組成,總編制人數約25000人。自1886年至七七事變,日軍有十七個常設師團。 抗日戰爭爆發后,日軍將常設師團的預備役軍人組成特設師團,編制與常設師團大致相同,但騎兵聯隊變為騎兵大隊。 抗戰中,日軍針對原有師團行動不便的缺點改編了警備三單位制師團,由三個步兵聯隊,一個野戰炮兵聯隊,一個偵察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運輸聯隊,通訊對組成,編制人數約12800人。 日軍擁有精密的軍隊編制系統,且學習美軍的配置,軍隊配備了強火力。而當時的中國軍隊極度缺乏重武器和訓練,且有許多“草鞋兵”,加之當時中國軍隊派系叢生,各地方軍隊相互提防、制衡,很難發揮出軍隊的實際作戰能力。且當時中國軍隊編制雜亂,很多軍隊空掛著師、團的名字,實際上軍隊編制并非滿編。隨意才有日軍將領狂妄的稱日軍一個聯隊可以輕松擊潰中國軍隊一個師。在抗日戰中后期,當中國軍隊配備美式裝備,尤其是接受了正規訓練的中國駐印軍重新參戰后,日本軍官驚呼中國軍隊不一樣了。 歷史無黑白,掩于一抹灰。正史雜談,權作笑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