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余年默默堅守,辛勤耕耘,鑄就安全之盾;樓蘭古城黃沙大漠,攻堅克難,不愧純粹學人。這段話說的就是中國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中國核試驗科學技術體系創建者之一、兩彈一星元勛——程開甲。在建軍90周年的時候,這位百歲老人獲得了軍隊最高榮譽——“八一勛章”。 英雄檔案 程開甲老人,是這次“八一勛章”獲得者中最年長的一位。他也是中國國防科技跨越式發展的見證者和推動者之一。 程開甲1918年出生于江蘇,1946年到英國留學,并獲得博士學位。4年后,正值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他毅然放棄國外優厚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輾轉回到祖國,投身我國核武器事業,從此隱姓埋名一待就是20多年。 作為我國首次核試驗科研總體負責人,他擬定并組織論證原子彈爆炸試驗的總體方案,帶領團隊研制出1000多臺測試、取樣、控制用的儀器設備,取得了我國從無到有的開創性突破。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53年前那一聲巨響,讓古老的中華民族披堅執銳、昂首屹立于世界東方。 程開甲(1999年采訪): 等到我們看到這個情況下才出去的,那么蘑菇云就上去了,一個飛機已經進了煙云,一進煙云就有劑量了,我們地面測量,測量儀器已經拿回來了。 在這次核試驗中,測試設備記錄數據完整、準確,拿到了全部試驗數據。而此前,各個核大國的第一次核試驗都只拿到了很少的數據。 此后的20多年里,程開甲成功地參與主持決策了首次導彈核武器試驗、首次氫彈試驗、首次豎井地下核試驗在內的30多次核試驗。由他建立發展的中國核爆炸理論,經過歷次核試驗不斷完善驗證,成為中國核試驗總體設計、安全論證、測試診斷和效應研究的重要依據。
1964年10月16日,第一次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從此在國際上擁有了話語權。黨中央、中央軍委為我頒發“八一勛章”,是對核武器事業、對國家、對國防強大做出的表彰,“兩彈一星”精神一定會讓我國的核威懾力和戰斗力更強大。 編輯:李小凡 何曉峪 吳俊蓮 |
|
來自: alayavijnana > 《軍事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