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圖是國畫的基本技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比造型更重要。因為,造型可以借助復印、過稿等手段來獲得,而構圖如果也同時借鑒的話就變成抄襲了。構圖主要是留白(畫面分割)和重心(動態線)這兩方面。中國古代有句最經典的話可以代表構圖的本質,就是“攢三聚五”。這說明了構圖不能平均,尤其忌諱對稱,要用“心理平衡”來取代“物理平衡。另外,畫面的“動態線”,也就是畫面的走向,這點也必須要注意。其實,現在的國畫已經很少有人用標準的古典折枝構圖了,構圖的科學性、合理性可以參考西畫的一些有關構圖理論。 此處列出了“物理對稱式”和“心理均衡式”的示意圖。其中“物理對稱式”是一種“物理平衡”在畫面上有一條或多條軸線,軸線的左右或上下物體分布基本均衡。這種構圖比較容易掌握,畫面的平衡感較好,具有穩重型和裝飾性,在圖案設計中運用較多。而“心理均衡式”構圖則要復雜許多,其原理如圖所示的中國“秤”的原理,通過線條長短、疏密和色彩濃淡的不同,(畫面上雖然并沒有直觀可見的對稱圖形)通過構圖的分布,仍然可以讓觀眾體會到“均衡”(重心穩定)的美感。需要注意的是,國畫構圖中,重心完全偏移的作品幾乎是沒有的,即使是大面積的留白作品,也會通過題款、鈐印等方式讓構圖得以均衡。
這里展示幾張作品,其中幾張帶有很鮮明的設計風格,除去畫面畫眼位置的草蟲(這里加上草蟲也是為了打破絕對平衡的感覺,以免呆板。)主體部分都是屬于“物理對稱式”構圖。這種構圖風格莊重大方、現代感強。下面幾張則屬于“心理均衡式”構圖,不管是團扇還是斗方,或者是豎幅作品,留白和主體大小都不是均勻對稱的,但是畫面的整體重心還是穩定的。傳統的折枝花卉構圖,就是“心理均衡”構圖的樣式典范。
《蓮之舞》系列作品
|
|
來自: 昵稱41130573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