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懷孕了,很多人前來表示祝賀,但是暗地里也有不少人表示了懷疑。 懷疑的人中就包含菲力二世,西班牙的王子表示雖然我沒有見過豬跑,但是我總算吃過豬肉啊。我總覺得有點不對勁啊。 大臣們也在密切的關注著女王懷孕的消息,各種渠道的消息被匯集了過來,關系親密的大臣們經過把各自了解到的信息匯聚在了一起。最終他們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 女王沒有懷孕!這次懷孕是假裝的! 匪夷所思,實在太匪夷所思了。 為什么女王要做出這樣近乎無厘頭的舉動,在歷史上一直是個未解之謎。沒有人能做出一個權威的解釋。 但是我翻看了各種資料后得出一個結論:女王想做的事情不是假裝懷孕,而是假裝流產。 當時瑪麗已經快40歲的,很多人都認為她不可能再生育了,如果瑪麗和菲力二世沒有孩子,那么下一任英格蘭女王極有可能就是伊麗莎白。一旦伊麗莎白加冕,那么英格蘭就會再度變成新教國家,會再次與西班牙敵對。 想通了這一層,很多的權臣開始秘密的倒向了伊麗莎白,新教勢力也在暗中積蓄力量。這給了瑪麗非常大的壓力。 但是如果瑪麗能懷孕,即使最后流產了(這在當時太正常了),也能起到震懾的作用,并給女王一個良好的心理暗示--老娘還能生。 但是瑪麗高估了自己的演技和宮廷的保密能力,最終留下了笑柄。 失敗的瑪麗并不甘心,一段時間后把相同的手段用了一次。 戲都演到這份上了,大家都很無語,最無語的當數菲力二世。。。 瑪麗女王,拜托要演你好歹也演的像一點,如此拙劣的演技,讓當配角的菲力二世很難配合啊。 最終菲力二世決定退出劇組,他離開了英格蘭,回到了自己在荷蘭(當時還不叫這個名字)的領地。 這個舉動讓瑪麗女王一敗涂地,因為她不可能與菲力二世離婚,生下孩子繼承英格蘭的路子被徹底堵死了。 既然無法讓自己孩子干這事,那么就趁著現在自己多干一點吧,把英格蘭徹底變回一個天主教國家。 瑪麗開始在國內大肆搜捕新教徒。 首先遭殃的是主教麥克蘭,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這個人,這就是和克倫威爾一起被亨利八世提拔用來取代沃爾西的家伙。在亨利八世的時代,克倫威爾主管行政和軍事,麥克蘭管宗教。 當年就是麥克蘭以大主教的名義宣布凱瑟琳與亨利八世的婚姻并不合法,瑪麗是個私生女。 現在當年的私生女變成了女王,麥克蘭就在劫難逃了。 盡管麥克蘭在瑪麗加冕后宣布其實自己也是個天主教徒,但這完全于事無補。 瑪麗在處死他之前還專門通過了一項法律,英格蘭可以對宗教異端處以火刑。 真是恨得深沉! 在火刑當天,這位已經垂垂老矣的主教還是又威風了一把,他先當眾宣布自己其實一直都是一個新教徒,然后在火刑的時候,把自己簽署了皈依天主教文件的右手放進火里,大聲的喊道:“這支犯錯的手啊”。 這種方式在后來被大量效仿,很多人在被處以火刑的時候,都把自己簽署皈依天主教的右手放進火里,大聲的喊道:“這支犯錯的手啊”。 最終這場清除新教徒運動共處死了近300人。 血腥瑪麗由此得名。 其實客觀說來,殺300人,從人數上來說并不算多。那為什么最終瑪麗被冠上了“血腥”的名號呢? 主要原因有兩個: 首先,她處死人中,大多數人都已經表示自己放棄了新教信仰。在這種情況下,還對別人施以火刑,是有些過分了。連羅馬教廷都很少那么干。 其次,當時新教在英格蘭已經深入民心,人們逐漸開始拒絕那些繁復的儀式,并反對每年向羅馬上交大量的金錢?;趯Μ旣惖某鸷蓿@個稱呼被人們代代相傳,最終流傳了下來。 題外話:血腥瑪麗這個詞后來和女巫被聯系在了一起,有一種說法是到了每個月第一個周二的十二點起來照鏡子就能召喚出血腥瑪麗,另一說半夜三點往鏡子上潑水就能把她招呼出來。 我自己也曾經在夜里準備好了黒狗血、桃木劍、驅魔APP,想會一會這位西方的女巫,問問她我對于她假懷孕的原因的推測是不是真的。 但是很可惜,也許自己打開方式不對,也許因為時差的原因瑪麗當時在休息,總之沒有一次是成功的,這讓我非常失望,以至于那一段時間心情都不大好。 另外還有一種雞尾酒也叫血腥瑪麗。但其實就是那酒里有大量番茄汁,然后這個酒的發明者靈機一動,起了血腥瑪麗這個名字。 友情提示:這酒非常難喝,不要因為覺得名字很酷就亂試。雖然我覺得我這么說后不少讀者反而想去試一下。。。 總之呢,當時瑪麗到處抓人燒烤,但是效果基本是負的。人們還是默默的信仰這新教。 接著更糟糕的消息傳來,蘇格蘭瑪麗與法國王儲結婚了。結婚的地方很有點著名—巴黎圣母院。 這個蘇格蘭瑪麗就是當年出生6天登上皇位,亨利八世強行讓他與愛德華訂婚那位。 人家現在已經15歲了,在法國母親的撮合下,最終嫁給了法國的王儲。 亨利八世希望能讓自己兒子取蘇格蘭瑪麗然后統一蘇格蘭+英格蘭的計劃徹底落空。 當時是這樣的,英格蘭與西班牙是一伙的,他們同法國不太對付。而蘇格蘭與英格蘭一直不太對付,現在英格蘭的兩個敵人聯合起來了,一南一北,對英格蘭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很快,法國動手了,奪去了英格蘭在歐洲大陸的最后一塊領土—加來。這件事情對英格蘭的象征意義非同尋常,自英格蘭立國以來,就在歐洲大陸的北部一直占有一塊不小的領土,鼎盛時期幾乎占有了半個法國。而現在加來失去了,英格蘭成為了一個純島國。 消息傳來,悲愴之情彌漫了整個英格蘭,瑪麗悲痛的說到:“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你們剖開我的心臟,會看到到上面刻著加來的名字” 雪上加霜的是,此時在英格蘭國內也是硝煙四起,不斷有新教徒掀起叛亂。不少人打著的是伊麗莎白的旗號。眼見簡·格雷的悲劇又要重演了。 伊利沙白表示,我是個天主教徒,不也不知那群新教徒為什么叛亂的時候要提起我的名字。 瑪麗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沒有處死伊麗莎白。 這一決定影響之深遠,一直影響到今天世界的格局 因為一旦伊麗莎白死了,英格蘭就不再有能服眾的王位的繼承人。到了瑪麗自己過世后,英格蘭的分裂和西班牙率軍前來爭奪王位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那么就不會有日后的日不落帝國。 沒有強大的英國,美洲就還是西班牙的地盤,最終可能會建立起一個個講西班牙語的獨立國家。美國和加拿大就都不會存在,極有可能最后是墨西哥成為美洲最強大的國家。 這。。。實在無法想象啊 就在這內外交困之際,1558年,瑪麗忽然病倒了。 雖然不甘心,但是她只能接受她妹妹最終登上皇位的事實。 在她最后的日子,她召見了天主教的主要牧師們,她對牧師們說,一旦我死后,那些異端就會如潛伏在黑暗中的野獸,他們會各個地方竄出來,胸前擋著一本書,這本書里藏著異端的、瀆神的、蠱惑人心的學說。 題外話:傳播新教思想的書很多,其中最有威力的一本就是《圣經》。 說到這里很多人就很奇怪了,天主教也一直用《圣經》啊,怎么這會成為了新教專有的武器呢? 因為這本圣經不是一般的圣經,那是英文版的圣經! 英文版的圣經?現在新華書店都才幾塊錢一本,很稀奇嗎? 答案是,在當時是很稀奇的。中世紀的時候,所有關于基督神學的討論都是用古羅馬留下來的拉丁語寫成的。而圣經也不例外。 這就造成了一種現象,只有教士能讀懂圣經。這讓教士壟斷對圣經的解釋權,。圣經里那么多話,他們想引用哪一句就引用哪一句,甚至可以斷章取義。 而普通人看不懂圣經,也增加了這本書的神秘感,進而增加了自己對上帝的敬畏感。 更重要的是,既然看不懂圣經,那么想和上帝交流的唯一方式就是通過教會,這又極大的增加了教會的權威。 但是,這一切隨著馬丁路德的掀起的宗教改革發生了變化。馬丁路德寫完《九十五條論綱》后,幸運的得到了神圣羅馬帝國境內的諸侯的保護。在諸侯的城堡里,他完成了一項艱苦卓絕卻影響深遠的工作。 他將圣經從拉丁文翻譯成了德文,用的還不是德語的書面語,而是通俗語言?。P于兩者的區別大家可以腦補一下文言文和白話文) 當時歐洲的出版業迅猛發展,競爭異常激烈,出版商每天都在為了尋找能出版的內容而絞盡腦汁。 所以,當德語版的圣經被翻譯了出來,無異于在出版界扔下了一枚一萬億當量的原子彈。 出版商們開始瘋狂的印制,所有的機器連軸轉,紙張被不計成本的采購,工人被用不可思議的價格不斷挖來挖去。出版商們發動所有認識的人,從自己家8歲的兒子,到鄰居家80歲的大爺,出版商都求著他們到自己的工廠工作。恨不得一天印制48個小時! 圖為馬丁路德譯出的第一版圣經 很快,第一批圣經被印了出來,書商用馬車拉著一整車書來到了鎮上。然后大吼一聲:賣書啦~賣德語版圣經~德語版的圣經! 只吼了幾聲,不少人就圍了上來。那些人遲疑的望著書商,表示我們沒有聽錯吧,德語版的圣經? 書商自豪而略帶激動的回答到,對!德語版的圣經!你們有誰識字的,上來給大家念一段。 小鎮上商業機構的學徒很快被大家族涌了過來,他接過書商的書,遲疑的翻開后,又看了幾頁,然后用顫抖的聲音念了起來:
周圍的人瞬間都驚呆了,一千多年來,第一次有人用他熟悉的語言念出了自己祖祖輩輩一直虔誠供奉的圣經,念出了耶穌留在人間的話語。 漸漸的,有人激動的開始哭泣,有人跪在地上劃著十字開始祈禱。 當學徒念完了一段之后,周圍先是死一般的沉寂,下一個瞬間全鎮就炸了鍋。人們瘋狂的從自己的口袋里掏出錢來遞給了書商,然后抱歉圣經邊大哭著邊往家里跑。 不久之后,更多的人聚集到了廣場上,無論是農民、屠夫、手工匠人、女傭,還是鎮長、騎士、伯爵。所有人都圍在了大車的周圍開始瘋狂搶購。 很多人等不及書商收錢,就把錢直接扔到了車上后把書搶走了(對這本書沒人敢偷)。沒帶夠錢的人干脆就把自己身邊值錢的東西留下,把驢子拴在車上,把首飾扔向書商,然后把書拿走。。。。 這樣的場面在神圣羅馬帝國被不斷上演。 羅馬教廷當然也派出人極力阻止,但是根本這無濟于事。 隨著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英文版圣經早就的傳遍了英國的大街小巷。人們開始直接和上帝交流。 在這樣的情況下,瑪麗女王的擔心完全不是多余的,一個地方的人嘗到了新教改革的甜頭,就幾乎不可能再回到天主教的懷抱了,即使用火刑來威脅都不行。 眼看自己的病情越來越重,瑪麗終于妥協了。在9月,她正式的宣布自己的妹妹伊麗莎白將繼承自己的王位。 去吧,我的妹妹,盡管我知道你將會恢復新教地位,但是起碼英格蘭在你手上不會再次陷入分裂與混亂,而且,我們會親手向父親證明,他的偏執完全是錯的。 兩個月后,瑪麗去世。伊麗莎白成為英格蘭女王,一個完全嶄新的時代開始了,英格蘭開始了昂揚向上,挑戰歐洲霸主西班牙,最終成為世界霸主的步伐。 附上兩篇之前寫過的文章,歡迎搜索微信公眾號h4cj250,第一時間查看更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