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乾隆粉彩皮球花紋罐 清康熙御制胭脂紅地琺瑯彩蓮花圖碗 著名收藏家張永珍博士雅藏清康熙御制胭脂紅地琺瑯彩蓮花圖碗日前在北京四季酒店亮相,立即引發了各方的關注。4月8日,這件直徑僅11厘米、估價卻超過了7000萬港元的小碗將在香港蘇富比本年度春拍亮相。據悉,其曾于1999年以1212萬港元創造了當…
清乾隆 粉彩皮球花紋罐 清康熙 御制胭脂紅地琺瑯彩蓮花圖碗 著名收藏家張永珍博士雅藏清康熙御制胭脂紅地琺瑯彩蓮花圖碗日前在北京四季酒店亮相,立即引發了各方的關注。4月8日,這件直徑僅11厘米、估價卻超過了7000萬港元的小碗將在香港蘇富比本年度春拍亮相。據悉,其曾于1999年以1212萬港元創造了當時清康熙瓷器拍賣記錄,時隔十余年,此碗再度現身拍臺,身價會幾何,令人期待。 3月9日,香港蘇富比攜帶2013年度春拍部分精品登陸北京四季酒店,包括瓷器、中國書畫、油畫、珠寶腕表等門類的精品吸引了不少藏家和各路媒體前往觀賞。 據介紹,此次春拍適逢香港蘇富比在香港拍賣40周年,為慶祝這個特殊的日子,此季香港蘇富比的拍臺可謂分外耀眼,而這件著名收藏家張永珍博士雅藏的清康熙御制胭脂紅地琺瑯彩蓮花圖碗堪稱重中之重。 “清代琺瑯彩瓷器數量本身就很少,且大部分都收藏于北京故宮[微博]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等文博機構,私人收藏的琺瑯彩瓷數量更是稀少,此次這件康熙御制胭脂紅地琺瑯彩蓮花圖碗能現身市場,十分難得。”據香港蘇富比中國藝術部資深專家沈恩文介紹,康熙琺瑯彩瓷為清宮瓷器中最彌足珍貴、花艷妙麗之作,由康熙帝親賞,每一件作品都屬獨一無二的佳作。這只琺瑯彩碗底書藍料“康熙御制”款,巧繪蓮塘景致,圖樣獨特,未見有相類碗器著錄于冊。康熙年間,畫琺瑯彩藝自西方傳入,技術繁復,此碗雖屬早期的作品,卻已體現出藝匠的爐火純青,盡展琺瑯彩之美。 “這只琺瑯彩碗最難得之處還在于其流傳有緒”,據沈恩文向記者透露,這只琺瑯彩碗最初是從歐洲回流的,1983年,其登上了香港蘇富比的拍臺,著名收藏家、古董商張宗憲以60余萬港元的價格將其拍下,后歸入香港著名的天明樓收藏。“上世紀80年代,老一輩藏家更鐘情于元明瓷器,此碗能在當時拍得60余萬港元,實屬高價。”沈恩文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此碗又回到張宗憲先生手中,被張先生收藏。1999年,此碗再次現身香港蘇富比,被張宗憲先生的妹妹張永珍女士以1212萬港元的價格拍下,創造了當時清康熙瓷器的拍賣記錄。此番闊別近30載,適逢香港蘇富比40周年,此碗重現拍臺,別具意義。 據了解,張永珍女士不僅是一位在拍場上不問天價、只求物美的大藏家,而且其藏品一旦在市場上出現也是備受追捧。2012年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推出了5件張永珍藏品,成交了3件,其中一件清雍正青花礬紅“水波云龍”圖折沿大盤以4098萬港元的高價成交。此次張永珍珍藏再度現身拍場,相信將吸引全球藏家的熱烈競投。 除了這只康熙琺瑯彩碗以外,玫茵堂珍藏將第五次登上香江拍臺。“此次將推出39件左右的拍品,以元明瓷器為主,一件明宣德紅釉直口盤最為難得。”據沈恩文介紹,此銅紅釉盤署宣德年款,器大色佳,實屬珍罕之作。單色銅紅釉至臻于永宣二朝,自宣德以降,銅紅顏料幾盡棄用,直至康熙一朝再度復興,但相比永宣仍略遜一籌,現存兩朝傳世之作殊為難得。 在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專場中,一對清乾隆粉彩皮球花紋罐也頗為引人注目。“皮球團花圖紋可溯源至日本,原乃家族徽章。康熙時的器物上已可見皮球花紋。不過,以皮球花紋作為主紋飾的一般是碗或小盤兩類器型。”沈恩文告訴記者,在罐上以皮球花紋為主紋飾,且成對出現,十分稀有,據查類似的例子僅有一例。 此外,本次拍賣將再度呈獻“水松石山房”雅藏文房佳品,當中包括清康熙尚均款田黃留皮雕“坐獅觀音”像。周彬,字尚均,為17世紀著名雕刻家。據載,周彬雕作中鮮取田黃為材,故尤為珍貴。此品來源有緒,乃清初名臣及書法名家劉墉于乙卯(1795年)年獲門士潘生送贈之禮。 另悉,香港蘇富比本年度春拍將于4月3日至8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槌,3100件拍品估價逾17.5億港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