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爸爸去哪兒》第三季的熱播,到現在快接近尾聲。六位萌娃們都受到大家的熱情喜愛。說到吃吃吃貨,當屬小胖軒。就在第七期,最大的亮點之一便出現在午休環節。軒軒嚷嚷著讓爸爸給自己講故事,鄒市明脫口而出的竟然是菜譜。從水煮魚的用材做法講到糖醋排骨的烹飪技巧,軒軒和皓皓則在美食中悄然入睡。獨特的睡前讀物,立刻引發網友熱議。 “終于知道這倆娃為啥都是小胖子了,原來就連睡覺都需要美食的撫慰。世界冠軍的家教果然不一樣!”有網友表示,“大半夜的,硬生生被鄒市明給說餓了,我要起床覓食啦!” 不過胖軒這么愛吃真的因為睡前美食的撫慰嗎? 其實并不是,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且聽健康哥慢慢說~ 小胖軒今年4歲,醫學上可歸類為學齡前兒童(3~6歲)。這一時期的兒童與嬰幼兒相比,體格發育速度相對減慢,但仍保持穩步增長,每年體重增長約2公斤,每年升高增長5~7cm。 身體為了更好地生長發育,生理性地反映給大腦,然后大腦再指示孩子的嘴巴不斷地到處覓食。所以才有了不斷吃吃吃的習慣。 3歲時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已基本完成,但腦細胞體積和神經纖維還繼續發育,所以此時期的孩子注意力分散,無法專心進食。吃飯時間,小孩滿屋跑,爺爺奶奶拿著飯碗追著跑更是常見事。 日常飲食量得不到滿足,肚子填不飽,使孩子更容易在空閑時間吃零食。 另外,此時期即使孩子的乳牙已經出齊,但這一時期的咀嚼及消化能力仍然有限,遠低于成人,尤其是對固體食物需要較長時間的適應。 因此,此時期如果小孩跟大人一起吃較大且較硬的食物,就不容易消化吸收,并且很容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亂。 必須重視小孩的早餐營養,盡可能吃飽吃好。早晨剛起床食欲一般不高,可采用干稀搭配的方式,如面包或蛋糕或包子加牛奶或豆漿或稀飯,再吃1個雞蛋,一些肉松或午餐肉、素雞等以補充蛋白質。 這時期的兒童食物種類與成年人相接近,包括谷類、畜禽水產類、蛋類、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等。 盡量多選擇燕麥加豆漿作為早餐,減少單一吃白粥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多選擇深綠色、紅、橙、黃色蔬菜。 兩頓正餐之間可以適當選擇加餐。 高脂肪、高能量食物,如奶油、巧克力和冰激凌,煎炸烤食物,及含糖過多的飲料要限制,一般情況下不宜作為零食選擇; 適宜的零食選擇包括粗糧餅干、水果、土豆泥、奶制品等; 兒童零食宜用小分量包裝,在滿足兒童食欲、好奇心同時補充適量的能量和營養素,不影響正餐。 濫用零食可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能量攝入過多容易造成肥胖,睡前零食影響兒童的睡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