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從零開始學修圖的第二十三篇文章。 不知不覺這個系列都寫了二十篇文章了,基本上每篇文章都有五千左右的同學們在看,很感謝你們,你們的閱讀才是才是小修可以繼續(xù)寫下去的動力~ 今天把最后兩個(比較模式和色彩模式)介紹完,圖層混合模式也就告一段落了,后續(xù)會結合其他工具穿插講解一些常用的方法。 5、比較模式 比較模式,顧名思義,就是把基色和混合色放在一起比較,如果基色和混合色相同,就會變成黑色,如果基色和混合色不同,最終結果為灰色或者彩色,具體取決于不同的模式計算公式。 (a)差值模式 差值模式的特點,是會使圖片基色產生反相的效果,如果混合色為白色,則結果色是基色的反相。 差值的官方描述是:比較基色和混合色的所有通道中的顏色信息,并從基色中減去混合色或者從混合色中減去基色,具體取決于哪一個亮度值更大,于白色混合產生反轉基色,與黑色混合不產生變化。 比較模式這一組在調色中應用并不是很廣泛,如果想要藝術性的特殊效果可以適當嘗試。 包括以下的排除,減去,劃分三個模式也都只粗略介紹一下原理以及效果。 (b)排除模式 排除模式的效果和差值模式差不多,但是會產生比差值模式更為柔和的效果,同樣的和白色混合得到基色補色,和黑色混合得到基色。 (c)減去模式 減去模式的效果,類似把混合色反相,然后用正片疊底模式給疊加在基色上,原理就是查看基色和混合色各個通道的色彩信息,并從基色中減去混合色。 如果得到負數就歸零。 與基色相同的顏色混合得到黑色,白色和基色混合得到黑色,黑色與基色混合得到基色。 (d)劃分模式 劃分模式產生的圖像,基本上都是色調分離的,查看每個通道的顏色信息,并用基色分割混合色。 基色數值大于或等于混合色,結果色為白色。基色數值小于混合色,結果色比基色更暗。 所以結果色的對比很強烈。 白色和基色混合得到基色,黑色和基色混合得到白色。 6、色彩模式 色彩模式在調色中還是可以用用的,可以做出很多漂亮的顏色。 色彩三要素是色相,飽和度和明度,色彩模式是選擇三要素其中一個或者兩個應用在圖像上,得到結果色。 (a)色相模式 色相模式非常適用修改圖片的顏色,簡單點來說,就是混合色的色相會應用到基色中去,而保持基色的明度和飽和度。 在使用色相模式調色的時候,我們通常不會把另外一張圖片直接做為混合色和底圖混合,很容易產生色調分離,我們一般使用純色或者漸變以及漸變映射來做效果。 像上圖,我們來了一個三個顏色從上往下的漸變,圖片就變成了上圖的效果,在實際使用中,使用漸變來拉效果的話,一般不會覆蓋全圖,只拉一部分,比如天空部分。 類似上圖這種,我們就可以用一個深藍到淺藍的漸變把天空的顏色改掉,當然了,相對于其他調色工具來說(色相飽和度,色彩平衡),色相模式更加簡單粗暴,色彩也更為統一。 利用純色來使用色相模式,我們可以很輕松的得到單一顏色的圖像,在營造色彩氛圍的時候十分有用,結合蒙板來使用的話,也可以統一背景色。 而我們在使用漸變映射的時候,利用色相模式也可以營造一種復古色,膠片色。 (b)飽和度模式 飽和度模式和色相模式可以放在一起理解,色相模式是將混合色的色相應用到基色中去,而飽和度就是將混合色的飽和度應用到基色中去。 這個模式沒有太多可以去說的地方,也不難理解。 (c)顏色模式 顏色模式是色相模式+飽和度模式的結合體,效果就是將混合色的飽和度和色相通通應用到基色中去。 在前面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來,原圖的飽和度是很低的,同樣應用黃藍漸變映射,色相模式保留了原圖的低保和的效果,而色彩模式則直接把漸變映射的飽和度應用在原圖上了。 目前黑白上色的主要手段也是通過色彩模式來得到的。 這是小修五年前給一張黑白照片上的顏色,比較粗糙,弄了大半個小時,一邊弄一邊想,掌握了黑白上色并沒有什么卵用,又不能漲工資,平時工作又用不到,所以就放棄了。 如果真的要修復老照片的話,還是交給專門的人去做就行了,畢竟修復老照片不僅僅只是上色,修復才是重點。 色彩模式除了可以給單色照片上色以外,給彩色照片著色也很有用,尤其是在色彩統一方面。 通常在使用的時候,我們會選擇較低的不透明度,來實現圖片的色彩統一和飽和度統一,雖然在絕對概念上,不透明度降低了,色彩和飽和度也就不統一了,但是在相對概念上,效果還是不錯的。 應用了不透明度為30%左右的青色以后,畫面的色彩很明顯的統一了很多,再結合蒙板來使用的話,修的圖都會干凈很多。 (d)亮度模式 色彩三要素:色相,飽和度,明度。前面三個混合模式都是色相和飽和度,亮度模式就是將混合色的亮度應用在基色上。 和飽和度一樣,亮度模式也沒有太多需要說明的,小修常用的是結合一些調整工具來使用的話,可以有目的性的得到想要的效果。 大部分人都喜歡使用S曲線來增加圖片的對比度,畫面增加了明暗比也增加了飽和度。 如果我們希望這個S曲線僅僅只作用于明暗,不改變畫面本身的飽和度的話,就可以使用明度模式了。 結語: 除了以上介紹的27種混合模式以外,PS還有“背后”和“清除”以及“穿透”三種混合模式。 “穿透”模式是在編組的時候會自動生成的一種混合模式 “穿透”表面上看和正常模式差不多,其實并不然。穿透表示這個圖層組沒有自己的混合模式屬性。 比如上圖,青色圖層混合模式為變暗,黃色為顏色。 如果圖層組的混合模式為穿透,最終的效果是青色和黃色都會按照自己的圖層混合模式混合在背景層上。 如果圖層組的混合模式為正常,那么圖層組就變成了一個單一的圖層,只有青色以變暗模式作用在黃色上,而黃色的顏色混合模式就失效了(沒有基色)。最終的結果是青色和黃色生成了一個新的顏色,然后這個顏色以正常的混合模式作用于背景層。 另外的“背后”和“清除”兩個混合模式出現在油漆桶工具,畫筆工具,鉛筆工具,形狀工具等工具的屬性欄上面。 背后模式的作用僅限于當前圖層的透明區(qū)域,就像在當前圖層下面的圖層繪畫一樣,絲毫不影響當前圖層的原有圖像。 清除模式和橡皮擦的作用基本相同。 圖層混合模式非常的強大,多練習,掌握圖層混合模式可以很高效的幫助我們完成日常的修圖。 合理使用不透明度以及混合色,在單一混合模式的效果熟爛于心以后,再一步步的嘗試混合模式組,即兩個混合模式,三個混合模式這樣組合效果。 比如說運用色彩模式為圖片著色,統一大氛圍,然后再使用濾色模式營造空氣感,最后再使用柔光模式進行渲染,三個圖層合理使用不透明度,達到最佳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