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 陳君石 告訴你—— 什么都吃,飲食多樣化,這樣就能很好地保障食品安全與健康。 拿韭菜來說,確實存在一些農藥殘留的現象,但一星期吃一次,能吃進去多少農藥? 什么都吃一些,什么都不多吃,即使攝入的食物中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質,只要總量不超標,對人體仍然是安全的。
原衛生部健康教育專家、北京天壇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 劉玄重 告訴你—— 我認為,東北人對最全國的最大貢獻,不是出了趙本山,而是一道東北亂燉。各種菜、肉,一鍋燉,100度多一點,非常好的吃法。
原衛生部健康教育專家、北京天壇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 劉玄重 告訴你—— 有人問,你們這些搞健康的,整天說這不能吃,那不能吃,那我們吃什么?總不能等食品問題都解決了才動筷子吧? 的確有一些客觀上我們無能為力的問題,但我們自己至少要把握好最后一道防線,就是細嚼慢咽,好處無限。 一碗打鹵面你呼嚕呼嚕兩三分鐘就吃完了,跟豬八戒吃人參果一樣,啥滋味都還沒吃出來呢,肚子撐得鼓鼓的了還覺得沒有飽,還想吃,當然容易胖了。 大腦的飽食中樞需要20分鐘的時間興奮,想減肥的同志可以試著把快食變成慢食,減肥沒必要挨餓,細嚼慢咽自然就減肥了。 很多壽星都是瘦瘦的,他們共同的飲食習慣都是細嚼慢咽。而如果我們稀里糊涂把食物往嘴里一倒,5分鐘就把飯全倒進去,總有一天要出事。 所以說,放松心情, 浪漫地吃;放緩速度,慢慢地吃。快吃吃出危險,慢吃吃出安全。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于康 告訴你—— 減少一口是管住嘴的起點。什么是一口?8粒開心果就是一口,10粒花生米就是一口,如果吃北方餃子,半個餃子就是一口。 在正常吃飯和運動不變的基礎上,每天增加一口(38.5千卡),一年365口累計下來凈增體重1.5公斤。 比如一個白領女性身高1.63米,25歲的時候,她的體重是53公斤,是正常的。 35歲的時候,她這十年累積3650口產生效果了,增加了15公斤,從53公斤增加到68公斤。這位女士35歲的時候就從正常變成超重。 所以,要提防“一口效應”。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教授 馬冠生 告訴你—— 在食物的選擇上,很多人容易有一個誤區:一聽說哪種食物營養豐富,就拼命地吃。但實際上,營養并不是像我們所想的那樣越多越好,營養最要講究均衡、適量原則。 比如,都知道胡蘿卜里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可以在人體內轉化成維生素A。 有一家人在了解到胡蘿卜對身體的好處之后,就開始一日三餐都吃胡蘿卜。早上喝鮮榨胡蘿卜汁,吃涼拌胡蘿卜絲,中午就是胡蘿卜炸丸子,晚上是胡蘿卜燉牛肉。 一個星期吃下來,發現不對了,怎么皮膚眼睛都變黃了,不會是得了肝炎吧?這家人到醫院檢查后才發現,是由于血液中的胡蘿卜素含量太高引起了高β胡蘿卜素血癥。 再比如最近被熱炒的寧夏黑枸杞,雖然確實含有的花青素比較多,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是它的功效遠遠沒有一些商家宣傳的那么夸張,很多日常的紫黑色食物也含有花青素,沒必要過分迷信這一種食物。 【實用】下水道堵了,她隨手丟進兩塊藥片,不到1分鐘就疏通了! 【警惕】比毒品還“毒”!留學生買“笑氣”一個月砸十幾萬后果太恐怖… 來源:健康時報(ID:jksb20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