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網絡 每年開學,除了父母苦口婆心地囑咐之外,還有不少的神奇故事在流傳。 為“讀書無用論”叫好。
我還清楚地記得當年去讀高中的時候,族里有好幾個親戚詫異地問我奶奶:“你們還打算送高中?考上了大學你們送不起,供一個大學生四年要花費好多錢,考不上大學又白白讀了三年高中?!?/span>
當時村里混的好的幾個親戚是自小在外做學徒的。 所以我叔叔也建議我去學汽修,說這個掙錢。
還有一個出門闖蕩過的親戚說了一堆我們不知道的人名和故事,然后最后一句畫龍點睛:“他們都沒有讀書,照樣有出息?!?/span> 讓很多少年熱血沸騰,覺得自己就是那即將被命運眷顧的驕子。
那是第一次看著身邊的小伙伴分開,有的人放棄了讀書。 還有的勉強答應去讀高中,而實際也是順從父母混日子罷了。
那些沒有讀書的孩子,長大后才發現,那樣的“白丁英雄”往往只有少數。 自己用幾年瘋狂的青春,換來了一生的卑微與底層。 總是有孩子談到讀書,談到吃苦就滿臉憤懣,覺得自己受了束縛。 男孩想著跟自己的好哥們,一起打天下。 于是一起逃課、抽煙、打牌、玩游戲、跟老師對抗、在外邊約架...... 以為這樣才是青春本色。 女孩想著追劇、追星、要名牌衣服,一群姐妹在一起,以為就是全世界。 他們一起嘲笑那群呆板的、一天到晚只知道讀書的學生。 在背后罵書呆子。
結果五六年后,那群書呆子有的上了一本,上211,上985,甚至上清華北大。而這群曾經瀟灑瘋狂的人呢? 在考慮要不要去讀三本,去高職高專甚至考慮要不要去打工。
家里條件好的,父母做主安排,能保一時衣食無憂,穩定安逸。 家里條件不好的,父母也只能望洋興嘆,怒其不爭,往往父子反目,換來一個又一個唉聲嘆氣的家庭。 當年跟你稱兄道弟的哥們、姐們呢? 自保尚且不堪,何以幫你? 到了最后,各走各的路,方才明白,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孩子,趁著好時光,給自己的肚子里多裝點貨。 有一段父子之間經典的對話,告訴了我們努力讀書和不讀書的大不同。
孩子,對于普通人來說,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卻是最好的出路。 “我們家很窮,但是你可以不窮,你要努力讀書,你要多做事。” 這是我奶奶曾對我說的。 她是一個小學只上過一年的人,能寫自己的名字,能做簡單的加減法。 但是她一直在用自己最樸素的勤勞和努力喚起我內心的動力。
在那些年里,放假的時候,小伙伴也許還在被窩里酣睡。 而我已經跟奶奶穿過晨光微醺的山林,到土里邊給紅薯除草,或者擔糞施肥。 趁著早上涼快,一直忙到11點回家吃午飯。 數不清的日子都是這樣勞動著,漸漸長大。 記得有一次我們村里養魚的老叔說收魚吃的草,去山上割新鮮的茅草也可以。 我那時候放學就去割,因為后山很多。 當時2塊錢一擔草,多割幾擔就能買一本好書。
也許是真正嘗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滋味。 才覺得坐到教室里是何等地舒坦。 所以上學早起,不曾抱怨半分。 高考那年跟好友一起挑燈熬夜做試卷,也不覺得累。
后來到了大學,申請了助學金,但是也要做勤工儉學。 把一桶桶水從水站用三輪車拉到指定的宿舍門口。 駕輕就熟的我帶著幾個同學滿頭大汗,做的很開心。
學業也不敢落下,因為得到這個讀書的機會不容易。 很多人關注的是如何玩好,我擔心的是下學期的學費沒有著落。 沒有組隊去玩游戲,努力讀書的結果換來了豐厚的獎學金。 減輕了家里的負擔,讓我能順利讀完大學。
那時我才真切地感受到苦難賦予我的意義和價值。 讀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深有感觸:一個平凡而普通的人,時時都會感到被生活的波濤巨浪所淹沒。你會被淹沒么, 除非你甘心就此而沉淪!
如今做了父親,也趕上了好時代。 孩子的成長之路跟我注定會不同。 但是喚醒孩子的內驅力和自控力,仍舊是養育孩子時不能忘卻的兩個重點。 內驅力和自控力是一個孩子要贏得幸福人生最重要的兩個能力,這兩個能力的缺乏,能夠確信無疑地將孩子送入社會底層。
沒有真正的自我驅動,一個人永遠不會真正努力,而是隨波逐流,不思進取。 到了孩子身上,往往覺得我讀書是為了父母讀的。 你看他們這么焦慮地看著我的成績好不好。
沒有自控力,那人生的大部分時間就是在追劇和游戲中度過。 我們不能否認追劇和游戲能給人生帶來美好的滋味。 但是時間呢? 我們日漸消逝的歲月呢? 它不等人??! 孩子,千萬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 請你,堅定讀書的心,不為別人,為自己。 龍應臺在給兒子安德烈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 “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span>
是啊,如果你優秀,你便擁有了大把的選擇機會,否則你只能被迫謀生。 讀書雖然不能帶給我們更多的財富,但它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機會! 如今,我還是會經常讀書。 兒子問我:“爸爸,你都不要上學了,怎么還讀書?” “寶貝,因為我喜歡,我喜歡的事就一定要做,我喜歡這種閱讀時的片刻安寧,也喜歡文字帶來的美好的感覺。” 我希望你也能努力讀書,不要怕吃苦。 因為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