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中,會經常遇到需要臨場發言的場景:被人問到一個問題,比如,領導問你:“最近,用戶反映我們研發的**軟件質量有下降,你怎么看?” 瞬間,我們腦子里會出現很多信息,但雜亂無章,野蠻生長,不知道從何說起;或者我們滔滔不絕講了一堆,想到哪說到哪,毫無條理,聽者一臉蒙逼的表情,不清楚你到底想表達什么。 有的人覺得,自己是不善于表達,但心里都是明白的。這種認為錯了,根本原因是,我們的想法本身就不清楚。思路清晰的人,很少有表達不出來的,因為表達本身就是思路的一部分。 臨場發言,比有準備的發言難得多,需要我們在極短的時間內組織語言,然后表達出來。這時,就更需要我們掌握一個套路,讓思路變得清晰,讓臨場發言變得容易。 應朋友之邀,參加了圈外線下工作坊,圈圈女神為我們提供了一套臨場發言的方法論,并組織小組之間玩腦力PK游戲,以應用這套方法論,現場效果非常好。 下面,將這套方法論分享給大家。
下面,以一個實例來說明這套方法論的應用過程。 場景:我們給閨蜜介紹男朋友A,這時,閨蜜肯定會問,為什么要給我介紹A呢,她有什么特點? 1、想主題 當我們發言時,往往會有很多觀點想分享,甚至有些觀點是相反的。這時候最重要的,不是在自己腦中打架,什么都想說點,而是迅速選取一個視角。 表達觀點時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全面的膚淺,二是片面的深刻。我們可以面面俱到而不深入,也可以就一個點進行闡述相對深入。但在臨場發言時,片面的深刻會比全面的膚淺更加打動人。因為短時間內講全面,本身就很難,而且在幾分鐘時間內,面面俱到,無法展開,別人聽起來會覺得,說了很多,但好像什么都沒說。 介紹男朋友的場景,我們一般會有很多想說的,但我們最好的選一個主題去說,在開頭直接拋出觀點,比如“我今天給你介紹的對象,有貌、有才、有德”。在開頭直接擺明了主題,讓聽眾有了預期,會吸引聽眾繼續聽下去,跟著你去思考。 2、搭架子 架子是指提煉出來的結構關鍵詞。架子可以幫我們梳理雜亂無章的信息,同時,作為提示語,讓我們不至于一點都說不出來。 架子常見的類型有三種:時間架子、空間架子、程度架子。用這三種方法找架子時,盡量使用MECE原則(架子間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時間架子:按照時間的順序,把腦子里的信息整理輸出。比如:我們表達一天過的很充實,可以從上午、中午、下午三個時間維度去表達。 空間架子:按照地點的順序整理思路。比如:我們表達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可以從城市、農村兩個空間維度去表達。 程度架子:按照重要性整理思路。比如:我們表達共享單車是一種受歡迎的出行工具,可以從便利、環保、健康三個重要的點去表達。 介紹男朋友的場景,圍繞第一步的主題,我們可以搭程度架子,從一表人才、才思敏捷、待人親切三個重要的點去表達。這三個點可以很好支撐“有貌、有才、有德”的主題。 3、填素材 素材需要數據、事實和故事來填充。這個需要我們平時多積累,這樣,在我們需要充實發言內容的時候,就不會覺得沒話說,找不到素材。 介紹男朋友的場景,我們拿待人親切這個點來填素材,我們可以講他與下屬的相處的事例,雖然他的職務高,但都會把自己擺在與對方同等的位置上,以商討的語氣、溫和的語調,用容易被對方接受的言辭與對方交談。通過事例,以推進論據向觀點靠攏,讓我們的臨場發言變得飽滿、有力。 我們想要臨場發言有話說,并說的有條理,需要掌握文中提到的“想主題、搭架子、填素材”套路,并在平時工作中不斷去練習套路。 學演講口才、人際溝通請咨詢微信hsxy5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