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友相聚,胡吃海喝;不吃早餐,晚餐大補;加班熬夜,廢寢忘食……快節奏生活下,胃是人體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器官之一。 有人自詡“鐵胃”,其實胃非常脆弱。數據顯示,中國腸胃病患者1.2億,消化道潰瘍發病率10%,慢性胃炎發病率30%,是當之無愧的“胃病大國”。 全球六大高發癌癥中,消化道相關腫瘤就占了5個,分別為胃癌、肝癌、食管癌、腸癌和胰腺癌。 如何拯救你的胃? 消化科醫生從不做這9件事 很多胃腸疾病都是習慣導致的。消化科醫生提醒,這9件事情最傷胃! 1 趁熱吃 中國人習慣趁熱吃,長此如此,食道和胃的黏膜會慢性損傷,引發癌變。此外,過燙食物也容易誘發消化道病變。 2 吃飯太快 如果進食過快、食物沒有煮爛、進食黏稠食物,極易引起胃潰瘍、胃炎等胃腸道疾病。 一項研究表明,比之于細嚼慢咽,狼吞虎咽會導致發胖風險增加至少3倍。 建議正餐吃飯時間至少20分鐘,每口飯盡量嚼爛嚼軟再咽。 3 暴飲暴食 飲食過量會擾亂胃腸道正常的消化吸收節律,胰腺在短時間內分泌大量消化液,導致胃脹不適,甚至是急性胃擴張、急性胰腺炎,嚴重者可導致胰腺癌。
4 纖維攝入不足 5 壓力和焦慮情緒 胃腸道可謂最大的“情緒器官”,胃腸道功能受神經、內分泌系統協同支配、調節,其擁有的神經細胞數量僅次于中樞神經,對心理刺激十分敏感。 處于焦慮、憤怒、憂傷、緊張等不良情緒下,會出現食欲不振、上腹部隱痛、反酸、燒心、便秘等癥狀。陷入嚴重焦慮、抑郁情緒時,不妨求助心理醫生。 6 缺乏鍛煉 7 多人共餐 8 過度飲酒 臨床觀察發現,1/3~1/2的胃癌患者有長期飲酒史,尤其以喝白酒為主。 9 濫用藥物 生活中,有些人一有個頭疼腦熱就亂吃止痛藥、消炎藥,但這些藥物會直接或間接地損傷胃黏膜,引起炎癥和潰瘍。 因此,生病時不要自行用藥,不要擅自停藥、換藥、增減藥量,應及時咨詢相關醫生,遵醫囑服用藥物。 TIPS 胃對食物很挑剔,生、冷、硬、酸、辣等刺激性食物會影響胃的工作,7類食物盡量少吃。 1.冷飲 2.腌菜 3.煙熏和油炸食物 4.寒涼的果蔬 5.生冷的海鮮 6.辛辣刺激的食物 7.甜膩多脂的食物 老祖宗推薦5大養胃食物 其實,在很早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意識到了養胃的重要性,并對一些能夠養胃的食物做了記載。 南瓜 據《滇南本草》和《本草綱目》記載: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也就是說,南瓜對于養護脾胃很有好處。 小米 中醫認為,小米味甘性平,入腎、脾、胃經,《本草綱目》也有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的記載。 紅薯 《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拾遺》等古書記載,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的功效,使人“長壽少疾”。 山藥 中醫認為,山藥性平、味甘,歸肺、脾、胃、腎經。 歷代古書對山藥的平補作用均有記載,《本草綱目》中提到,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據記載,慈禧為健脾胃而吃的“八珍糕”中就含有山藥成分。 姜 中醫認為,生姜汁味辛、性溫,入肺、胃、脾經。生姜在中藥中常用以治療惡心、嘔吐,對胃病患者很有幫助。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姜富含的姜辣素能刺激消化道的神經末梢,引起胃腸蠕動,增加唾液、胃液和腸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健脾胃、增食欲。 姜除了用作調味料外,還可以用來泡水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