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的細節1:在做任何站立體式時都不要塌腰翹臀,要讓骶髂處于中立位。做任何體式下半身肌肉的走向應該是小腿脛骨向前,大腿內側肌肉內旋并向后伸展,脛骨向內,大腿后側肌肉向上提拉,尾骨向下。要有前后、內外、上下的制約,這樣身體才能平衡,中立與穩定。 瑜伽的細節2:三角伸展式Utthita Trikonasana(在側角伸展式Utthita Parsva Konasana和戰士二式Virabhadrasana 2也一樣)后中后腿的三個重要動作是(1)內側腳踝向外側腳踝轉動并把腳外側壓向地板;(2)大腿向外轉動并上提;(3)內側大腿向外側大腿方向轉動,上提遠離地板。所有這三個動作參與把左腳向下地板展平。 瑜伽的細節3:臀大肌(gluteus maximus)是位于骨盆后側四塊肌肉里最大最突出的一塊。臀大肌收縮可導致股骨伸展和外旋。臀大肌僵緊時會限制前屈類體式,松弛時限制后彎類體式。不管在站姿、前屈和后彎體式時,都不要過度收緊臀大肌,盡量保持臀大肌的肌纖維向股骨兩側的舒展,做到松而不懈,緊而不僵。
瑜伽的細節4:有的人束角式(Baddhakonasana)做的比較好,而坐角式(Upavistha
Konasana)做的卻不好,反之亦然,不知道什么原因。這是因為這兩個體式的障礙是不同的。束角式做的不好,是因為恥骨肌(Pectineus)僵硬所造成,而坐角式做的不好,是因為內收大肌(Adductor
Magnus)人僵硬所引起。
瑜伽的細節5:一些瑜伽體式有可能會使關節錯位或是不吻合。要避免這種傷害,一方面要利用每個關節能夠提供的最大活動區域,另一方面對關節的保護是讓它們在本身結構的有限范圍內運動,不要極度去完成一些瑜伽體式。
(《瑜伽的細節》是由于伽編著的瑜伽細節集,其中的細節是自己在學習與練習瑜伽時逐步累積的。感謝大家平時對自己發表在微博上的《瑜伽的細節》的喜歡,讓自己不斷地更深刻地理解瑜伽。也因此想把這些細節與更多的人分享,于是編輯一起,分別在博客中發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