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位搖滾鼓手手持保溫杯的照片火了。昔日熱血叛逆的搖滾青年,如今成為手拿保溫杯、開始養生的中年大叔,這一對比引發不少人對中年危機的討論。那么你知不知道,為什么中年人會遭遇危機?中年人又該怎么度過這一危機呢? 人到中年怎么就危機了? “中年危機”一詞最早由加拿大心理學者Elliott Jaques提出,它指成年人從40歲(前后時差可達20年)開始,真正對死亡有了清醒認識,意識到衰老的自然規律,比如體能日漸衰退,工作、家庭、健康等方面都出現明顯的無力感。 1、健康方面 男性進入中年后,可能還覺得自己正當壯年,但禿頂、皺紋、發胖等生理變化都告訴你身體正走向衰老,內分泌和性功能也走著下坡路,身體疾病越來越多。 這些改變都會引發中年人對健康的憂慮,同時帶來心理落差。 2、事業方面 事業上,中年男性都有一定的積累,但也有了瓶頸。加上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競爭,讓他們的社會地位面臨挑戰。 因此,他們不確定是繼續奮進還是安于現狀,在欲望與妥協間猶豫不定。 3、家庭方面 在家庭婚姻中,中年人面臨“上有老下有小”的責任與經濟危機,孩子長大后慢慢不受控,也讓中年男性感到失落。 如果婚姻存在問題,往往還面臨無力解決的困境等等。 由于以上的種種壓力,中年人容易感到焦慮、抑郁、恐慌,這就是大家親身體驗的“中年危機”。 人到中年有五不扛 雖然中年危機是大家需要面對的生理和心理挑戰,但我們并非束手無策。 為了順利度過中年,你需要做到以下五點: 1、不扛病 胃痛了吃胃藥、頭疼吃點止痛片……這些行為已成為大部分中年人的習慣。事實上,一些小癥狀都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報警信號,一味忽略、敷衍了事,很容易小疾拖成大病。 2、不扛餓 研究表明,饑餓時血糖下降,會導致頭暈、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問題。 另外,不按時吃飯的人比正常飲食者的膽固醇高33%。 經常不按時吃飯,膽囊不收縮,久而久之會引發膽結石。 3、不扛困 長期熬夜會打亂生物鐘,導致患冠心病、高血壓、心梗的幾率升高。 睡眠不足還會導致脫發、脾氣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另外,很多中年人在加了一晚上班后還開車回家,這種狀態的反應力與酒駕無異,很容易出現意外。 4、不扛累 積勞成疾一詞大家都聽過吧,很多疾病的誘因只有一個字:累。 長期過度疲勞會出現失眠、焦慮、記憶力下降、精神抑郁等問題,嚴重的還可能誘發猝死。 如果感到體力不支,說明你已經進入勞累狀態,此刻一定要停下手頭的工作,好好休息。 5、不扛壓 很多中年男性都是有苦自己扛,有了負面情緒也憋著,長期精神壓抑、沒有釋放,就可能扛出大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