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帖收藏之0168】元代卷(趙孟頫書法二十五)
——(趙孟頫《縮臨蘭亭》《書趵突泉詩》《題煙江疊嶂圖》《行草陶淵明五言詩頁》欣賞)
趙孟頫《縮臨蘭亭》13×32cm,見于中貿圣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鈐印:趙氏子昂(朱文)鑒藏印:舊田(白文)、伯畊(朱文)、西方之人(朱文)、嚴澤之印(白文)、嚴澂(白文)、道澈(朱文)、玄玄齋(朱文)、天池(朱文)、攖寧生(白文)、寓筆館(朱文)、菰廬中人(白文)、嚴澂私印(白文)




趙孟頫《書趵突泉詩》紙本,行書,縱33.1cm,橫83.3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趵突泉在山東濟南市舊城西門外。趙孟頫服官濟南時,常游憩於此地。趙孟頫詩文書畫樂律無不精善,書法則篆籀分行草書無不冠絕古今,早年學宋高宗,后取則王羲之、王獻之,末后復學李邕。是唐以后書法的集大成者,對當時及后世影響很大。
趙字以完全唯美的風格見稱。書趵突泉詩作於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十二月,為周密作鵲華秋色之頃。最晚不超過大德八年(1304)周密卒年之前。亦即四十二歲到五十一歲間的作品。元趙孟頫書趵突泉詩潤秀圓轉,這正是趙氏書風的特色,也是存世趙書中墨跡楷書罕見大字。案卷中有「右二題」,今僅存其一,可見卷前已有遺失。

 【釋文】趵突泉。灤水發源天下無,平地涌出白玉壺。谷虛久恐元氣洩,歲旱不愁東海枯,云霧潤蒸華不注,波瀾聲震大名湖。時來泉上濯塵土,冰雪滿懷清興孤。右二題皆濟南近郭佳處,公瑾家故齊也,遂為書此。孟頫。
趙孟頫《題煙江疊嶂圖》(摹本局部) 紙本。大字行書, 縱47厘米,橫413厘米,上海博物館藏。《煙江疊嶂圖 》是北宋畫家王詵的作品,趙孟頫實際書寫的是北宋蘇東坡題詠王詵《煙江疊嶂圖》詩一首:江上愁心千疊峰,浮空積翠如云煙。山耶云耶遠莫知,煙空云散山依然。……。趙氏墨跡傳世雖多,惟大字卻少見。從中不難看出其大字功夫之深。此本帖前有乾隆的“雙鉤贗品佳者”的評語,評者認為此帖或非“雙鉤”臨本。后文徵明在趙孟頫書蘇軾題王詵《煙江疊嶂圖》詩后補水墨米家山水,觀此本筆墨,極有可能為文徵明所臨。

趙孟頫《行草陶淵明五言詩頁》 縱32.7厘米,橫45.8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書錄陶淵明《飲酒二十首》詩之六,入《法書大觀冊》,款署“子昂”、鈐“趙子昂氏” (朱文)印,帖后元代虞集隸書跋。此帖書法點畫,使轉尚可見二王書的形質性情,但又分明是自家書的遒逸勁媚風格。雖無年軟,但其蒼勁老到的筆法,已經展示了趙氏人書俱老的晚年書風。鑒藏印記:“安儀周家珍藏” (朱文) 、“景賢”(白文)及譚敬等印。
 【釋文】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