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被中醫稱之為“神闕穴”,是一個神奇的“養生機關”。 它是全身穴位中唯一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穴位,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和五臟六腑相通。 常按肚臍,有溫通陽氣,健脾和胃,強壯祛病,養生保健的功效。 肚臍調“百病” 01.失眠 黃連肉桂藥膏敷肚臍 1.取等量的黃連和肉桂,烘烤為細末,用蜂蜜調成糊備用。 2.用酒精給肚臍消毒,然后將備好的藥膏敷在肚臍上,再用膏藥貼附固定,12小時取下。 此方適用于失眠伴隨心煩、心悸者,中醫認為,這種失眠屬于心腎不交型。治療期間,要禁食生冷油膩。 02.暈車 生姜貼肚臍 1.切一片生姜,用膠布貼在肚臍上,坐車前半小時貼上。 2.半天之后再換一次,讓你一整天不暈車。 03.腹脹 萊菔子貼肚臍 1.將文火炒黃的萊菔子研成細末。 2.取10克藥面,與米酒調成直徑3厘米的薄餅。 3.肚臍消毒后,將藥餅蓋在肚臍處,再用紗布固定。 4.每12小時換一次藥。治療期間,不要吃生冷油膩食物。 04.肚子著涼 艾灸肚臍 艾灸可以袪濕散寒、止血止痛,另外還有溫血活血、健胃強壯等功效。 而神闕穴是養陽氣效果很好的一個保健穴,所以肚子著涼、手腳發涼時艾灸這個穴位,可以起到振奮體內陽氣、溫通經絡的作用。 如果實施起來不太方便,也可以灌一個熱水袋,放置在肚臍上,用熱敷的方法來代替艾灸。 05.痛經 艾草敷肚臍 把艾草搗成碎末,滴點香油攪成糊狀敷在肚臍上,用膠布貼好,會感覺一股暖流慢慢從肚臍中涌入。 也可以雙手搓熱疊放在肚臍上揉按,或艾灸肚臍、或熱敷肚臍,緩解痛經。 06.尿失禁 五味子敷肚臍 很多中老年朋友在咳嗽、大笑或彎腰時,尿液會不由自主地流出,這是壓力性尿失禁。 用蔥白五味子泥敷肚臍可幫助防治壓力性尿失禁。五味子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的作用,蔥白能宣通上下陽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