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中國傳媒大學,也就是傳說中的廣院:白巖松、崔永元、羅京、敬一丹…央視43個頻道扛把子主持人,基本都是廣院人。 更別提鳳凰衛視、湖南衛視、東方衛視等全國著名媒體,廣院的師哥師姐師弟師妹都聯絡有親,組成了一張龐大的「廣院校友關系網」。 當一個廣院學生拍著胸脯說「我在央視媒體有人」,這話是真的,他的導師很可能幾十年前罵過白巖松的期末作業像垃圾。 圖片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白楊網/徐順 清華、北大同樣是「知名校友生產線」,大批牛人活躍在全國乃至世界各行各業。剛入學的新生要是不翻一翻校史,根本不知道自己原來是這么多牛人的師弟師妹。 去移動聯通轉一轉,這里又是北郵學生的天下。看看身價最高的建筑師,能找到一堆同濟大學的老鄉。 「名校」已經不僅僅是名校,更意味著一張龐大的關系網:當校友們抱成一團互相拉扯,這行業就沒其他學校什么事了。 最近,杜少我受京東時尚邀請參加了四大時裝周,在倫敦紐約看了不少秀,最大的震撼就來自這種「名校校友圈」—— 一所學校影響一個行業,不僅在國內如此,國際上更是這樣。 我專門看了中國新銳設計師張卉山,以及希臘設計師Mary Matrantzou的秀。 一聊才發現,這兩位設計師竟然也來自同一所大學:「Central Saint Martins - 倫敦中央圣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 甚至這次倫敦時裝周展出的80多個品牌里,過半設計師都來自這所圣馬丁學院。 毫無疑問,圣馬丁就是叱咤時尚設計、工業設計,甚至娛樂、影視、音樂各個行業的隱形帝王。 你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它的力量遠比你想象得更強大,簡單說來,它決定著全世界人民錢包的走向: 姑娘今年秋天穿什么顏色最好看,直男送姑娘什么飾品告白成功率最高,明星演唱會穿什么才能讓粉絲流口水,汽車設計成什么樣才能讓直男買單,都是圣馬丁說的算。 所有人都相信,只要邁進這所學校,邁進這個名為「圣馬丁派系」的校友圈,就已經拿到了成功的半張門票。 這也的確是事實。 圣馬丁其實和前面說過的國內名校很像:如果你不在這個校友圈中,你永遠想象不到,他們究竟會如何互相幫助,會如何輕松得到你做夢都想要的機會。 一般來講,名校都會有自己的名人堂,沒事邀請幾個知名校友來做演講或者開課。比如廣院就經常邀請白巖松來給畢業生做個演講,或者開設「高端演講口才培訓營」,次次爆滿。 但真正高級的做法,是直接把學生送到知名校友身邊24小時跟蹤學習。一個2004年畢業的普通學生Savannah Miller,下課后就能去師兄Alexander McQueen的個人品牌實習。 考慮到Alexander McQueen在整個世界時尚圈中的地位,這基本上相當于一個學編程的大一菜鳥,每天跟著喬布斯實習。光這個起點就已經超過世界上99%的在校畢業生了。 除了知名校友,圣馬丁還會幫助自己的學生能到世界上最好的奢侈品牌去實習。 就像學傳媒的想進央視,學IT的想進BAT,學法律的想進四大,但是機會往往是有限的,哪怕學校跟這些公司保持著相當不錯的關系,每年也只有很少的名額,讓無數學生為了一個實習名額擠破頭。 但對于圣馬丁的學生來說,這些機會比買白菜還容易。 你就說你想去哪實習吧,是姑娘們寧愿減肥10斤也要把自己塞進去的Dior,還是直男看了價簽就頭疼的LV,或者一支口紅就能讓姑娘翻臉的Chanel,只要你想去,沒有去不了的。 比如一個奧地利的學生,在圣馬丁上大學期間,在Céline、Tom Ford和Balenciaga三家奢侈品大牌實習,基本上相當于一個信息學院的新生大一去京東,大二去百度,大三去華為。 因為這些奢侈品大牌的扛把子設計師、藝術總監、創意主管,基本都是圣馬丁的師兄師姐,順手帶帶小師弟小師妹不過是舉手之勞。 并且,學校本身也跟這些奢侈大牌長期保持合作關系,甚至承包了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巨頭LVMH的所有關于人才培養的項目,光獎學金都有好幾項,生怕學生們申請不到。 如果不想進奢侈品大牌工作,想去其他的企業當品牌設計也沒問題。因為學校跟寶潔、阿迪達斯、菲利普、三星、奧迪、可口可樂、歐萊雅、英特爾甚至歐洲最大的移動運營商都有合作項目和課題。 如果不想進企業,想體驗下好萊塢和娛樂圈的浮華,更容易,因為學校的知名校友里有一大批著名演員和歌手,比如「王牌特工」里那位征服了全球姑娘的帥大叔Colin Firth,還有著名的女搖滾歌手Polly Jean Harvey。 甚至圣馬丁就是很多朋克、新浪潮樂隊的發源地,杜少我的朋克啟蒙樂隊「Sex Pistols - 性手槍」第一次登臺就是在圣馬丁。 讓這群人給小師弟小師妹引薦幾個好萊塢一線明星,或者歌壇巨星也就是拉個微信群的事。 對一個新人設計師來講,最重要的是讓自己的作品被別人看到。而最好的曝光機會就是全球四大時裝周。 作為四大時裝周之一,倫敦時裝周聚集了全球最著名的時尚媒體主編、創意總監,他們所在的「Vogue」「ELLE」等媒體就是時尚圈的「人民日報」,全球大大小小的時尚媒體、潮流趨勢,都要看他們臉色行事。 只要他們在雜志上給某個設計師品牌點個贊,這名設計師的事業基本就跟開了掛一樣。無數時裝設計師努力半輩子,也不一定能得到這個機會,但圣馬丁的學生輕而易舉就能得到。 因為,每年倫敦時裝周都會專門設置一個環節,作為圣馬丁學生的畢業秀。基本相當于,廣院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專門開了檔節目,展示自己學生拍攝的畢業作品一樣。 這是多少學生夢寐以求的機會,但圣馬丁的學生年年都有。 這種強大的媒體支持下,圣馬丁的畢業設計秀就成為各大奢侈品牌,甚至一線明星關注的重點,沒事就過來挖人才。 Beyonce 在2009年的畢業生設計中發現了David Koma,直接讓他給自己在柏林的MTV大獎賽上定制條裙子: Rihanna的御用造型師Essie Beckman和Dilara Findikoglu也是從圣馬丁的畢業作品中挖出來的,連冰島著名前衛音樂制作人Bj?rk也跑來倫敦時裝周挖人: 在最強力的曝光之下,圣馬丁的學生,每年有50%剛離開校門就能找到工作,還有25%能直接創立自己的品牌。 這群優秀的人才,就是未來活躍在全球時尚設計、工業設計的中堅力量,影響全球審美走向。 同時,他們也會成為圣馬丁派系龐大網絡中的一部分,為他們未來的師弟師妹繼續提供幫助,為圣馬丁派系源源不斷注入新的血液,繼續影響這個行業。 這些關系網并不是靠人情打造,而是完全由實力構成。畢竟,圣馬丁每年收到1000多份申請,而他們只會錄取其中的80名,也就是天才中的天才。 他們堅信:我的學生足夠優秀,配得上我提供的任何機會和關系。 中國現在最紅的設計師王天墨、馬瑪莎、張卉山等都是中央圣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的畢業生。他們也會鋪好前路,為未來中國設計師前往圣馬丁打下基礎。 其實,能夠為一個人提供這些特殊機會的,不僅有「校友圈」,還有「老鄉會」。 杜少我參加紐約時裝周時,專門觀看了一位華裔設計師「Phillip Lim - 林能平」的秀。 這位設計師跟另外三位華裔設計師「Alexander Wang - 王大仁」「Jason Wu -吳季剛」「Derek Lam - 林健誠」,被美國的時尚媒體尊敬地稱為「Chinese Fashion Majia - 中國時尚黑手黨」,很酷。 紐約的時尚圈長期流傳著關于他們的傳說:這四位華裔設計師會定期在紐約的一家餐廳聚會。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老鄉會」:同為華裔的天才設計師們,互幫互助組成一個小圈子。 正是這種亞裔小圈子的力量,讓歐美人從來不敢忽視華裔設計師的地位。 Phillip Lim個人品牌3.1Phillip Lim在紐約時裝周上的設計 有共同目標的優秀人才,大家手拉手一起走向美好的明天,比什么雞湯都勵志。 能跟這樣一群人打好關系,同樣也是實力和遠見的體現。 這種感覺,在杜少受京東時尚邀請參加2018年紐約、倫敦時裝周的過程中越發強烈。對京東而言,他們也正是在努力為中國乃至國外的優秀新銳設計師,打造一個能夠互相扶持、共同成長的健康圈子。 作為品牌首席合作伙伴,京東跟3.1Phillip Lim聯合發布秀演,還在倫敦時裝周上官方贊助張卉山、Mary Katrantzou大秀: 更重要的是,京東還跟「BFC/Vogue Designer Fashion Fund - BFC/Vogue 設計師時尚基金」合作,贊助2018年的基金優勝者,幫助他們更好地進入中國市場,為年輕設計師的發展鋪路。 而這件事,京東早在2015、2016年兩次參加國際時裝周時已經開始做了。 對比今年和去年,京東在國際時裝周上的合作越來越深入,合作的品牌也越來越大牌。 我們必須承認,京東真的在為中國設計師搭建圈子,幫助中國時尚市場變得更好。 也許不需多久,中國也會擁有自己的「圣馬丁派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