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認知的提升,近年來舊工作品逐漸成為藏家新寵,在市場上備受追捧。尤其是材質、名家工藝、文化內涵三者兼備,或者其中某方面特別突出的,總能成為拍賣場上的看點和亮點。 第12屆藝交會將于9月29日(本周五)啟動,本屆藝交會精選近百件作品上架,其中不乏清代、民國舊工以及老工藝大師創作的稀世珍品。 現在就跟隨小編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歷經歲月滄桑,依舊閃閃發光的作品,共同領略壽山石雕前輩大師們工藝的魅力和風采。
6.9×2.3×2.3cm 這件作品以高山石雕刻而成,色分紅、白二色,一面紅似胭脂,局部有黃暈,如夕陽煙嵐,彤云氤氳;一面霞綃褪去,章體上只余緋色點點,好似桃花飄盈而至,又倏忽散逸。所刻龍龜,造型精準,刀法細膩,頭尾似龍,身似陸龜,筋骨遒勁,四爪尖利,在驚濤中踏浪而舞,頗有異獸的神俊之姿。龍龜的正面取巧溫潤華貴的朱紅巧色,更為作品增加了一派堂皇莊嚴的氣象。 舊工旗降石鳳凰對方章 8.3×1.6×1.6cm(兩件相同) 此旗降石對章質地堅澈瑩潔,章體縈紅繚白、黃氣彌漫,章鈕采用淺浮雕技法雕刻鳳凰紋,在風格特征上,吸取傳統圖式紋樣,卷曲紋、流水紋等裝飾性線條繁多,強調作品的裝飾特征與形式感;構圖比較滿密,給人以富麗典重之感,符合時人趨于莊重華美的審美傾向。“鳳凰”為祥瑞象征,鳳凰齊飛,寓意和諧吉祥。 舊工高山石龍型筆架 2.4×6.5×2.2cm 這件作品為龍形筆架,屬于舊時文人頗為珍愛的案頭雅玩。材質為高山石,朱砂彌散于材身表面,隱隱可見鱗甲的銀灰底色。筆架形制獨特,整體為靈動穩健的龍形,龍身云紋勾卷騰繞,似是穿云駕霧而行,鱗紋從頸至尾、一絲不茍,極盡雕琢之能事。此作風格華美精致卻又不失剛健,正是所謂“藏鋒于圓潤處,宛轉流麗而內蘊傲骨”,更難得在于無半分流俗之氣,符合典型的文人審美品位。 / 潘玉茂 /
4.4×2.3×1.9cm 該方章為西門派鼻祖潘玉茂的作品。他善刻印鈕,在繼續楊璇、周彬優秀傳統的基礎上,與人共同創立了壽山石雕“西門流派”的藝術風格,被尊為西門派鼻祖,在壽山石雕界造詣及地位極高。這枚高山石材質驚艷,質地瑩潔通靈之極,色澤呈半透明,如琥珀、蜜凍般晶瑩可人。章鈕雕為黿,身形扁圓,龜甲分明,昂首抬視,神威十足。章體飾以博古紋,古雅氣濃厚,頗得文人風尚。 潘玉茂:喜作深刀雕刻,刀法簡練,以尖、圓、推、半圓推刀綜合運用,線條垂直勻稱,寧靜端莊;擅雕印紐、博古、薄意及開絲、雕邊等,均有很高的藝術造詣。 / 林壽煁 / 林壽煁作旗降石螭鈕方章 10.1×2.8×2.8cm 《壽山石小志》 中形容旗降 “質雖堅而易攻, 受刀特良。 多不透明而富光澤,久不變色?!?/p> 此枚旗降石質地沉穩老結,色澤瑩亮潤澤,顯得格外醇厚有韻味。材身端冶方正,章鈕取白巧、鏤雕作群螭,每只螭龍姿態各異,身態靈活回旋,攢聚扭動,充滿力量和動感。整章造型獨特,章鈕與章體以白、黃色澤顯示界限,螭龍長驅直入材身,融合完美,富于巧思;運刀流暢嫻熟,巧色充分利用,足顯雕者高超之技藝。 作品氣象渾然,格局宏闊,而且是在一枚小小的印章上作如此呈現,可以說是“致廣大而盡精微”的代表。 林壽煁:壽山石雕“東門派”的傳人,自幼受祖父林元珠、父親林友清影響,熱愛壽山石雕。吸取“西門派”的薄意技藝,融東、西派于一爐,自創一格。 / 周寶庭 / 周寶庭作高山石蹲螭鈕方章 7.7×2.7×2.7cm 這枚蹲螭鈕方章,深得周氏雕刻風格的渾厚韻味,古獸形體上注重塊面的把握,在直觀而視的部分,以圓刀保持光滑圓順的質感;而在手無法觸及的暗位,則以尖刀的運用強調細節的清晰感;這種尖、圓并用呈現的效果很可觀,螭虎面部、頸部的肌肉張弛合度,有“筋肉起伏,皮下見骨”之感。作者刀筆快意灑脫之致,非經長期錘磨歷練,無以有此語言表達。 周寶庭:擅長仕女與印鈕、 古獸雕刻, 作品既有東門派尖刀深刻、 剔透靈巧的風格,又有西門圓刀薄意、 古樸典雅的韻味, 被稱為 “周派” 石雕。 / 林炳生 / 林炳生作旗降石吹群羊擺件 23×38×13.5cm 這件作品大概創作于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于特殊歷史時期的題材限制,雕者自由發揮的空間有限,但并不妨礙老大師在“規范”束縛下將工藝做到極致。 這件作品布局較為復雜,巖石、蒼松、吹笛人,以及每只羊高低錯落的走位、殊異的姿態,都需要結合石材本身的巧色、特點進行獨具匠心地“謀篇布局”,比如他將白皮取為欹斜的古松,非但沒有令作品的整體結構失去重心,反而在視覺上取得一種巧妙的平衡感,而取黑巧作為羊身上的皮毛,也令每只羊的存在更加生動鮮明,這件作品體現了作者對大場面的掌控能力,同時行刀用筆之間那種紊而不亂、富有條理的邏輯性,以及對每處細節不落俗套的處理,也令人驚嘆。 林炳生:近代著名石雕藝術家林友竹長子。自幼隨父學藝,善于利用石形、巧色等,因材施藝,運刀敏捷,造型準確,有“快刀手”之稱。 / 周寶庭 / 周寶庭作李紅旗降石和合二仙擺件 4.1×10.4×3.8cm 這枚李紅旗降石晶亮皎潔、玲瓏潤澤,整體圓雕,飽滿大氣,為難得一見的佳作。作品運用紅白巧色,雕刻為一對男女,他們笑語晏晏,喜目善睞,攜手而坐,相敬如賓,畫面洋溢著幸福美滿的喜氣。 作品線條洗練暢達,運刀圓潤宛轉,不論是衣紋、發飾,還是面目、神情,均是寥寥幾筆而使人物神韻全出。和合二仙是掌管婚姻的神仙,有“歡天喜地”的別稱,左邊以荷葉為托,放置一個圓盒,乃是取和諧合好之意。 / 林元珠 / 林元珠作老嶺石七獅擺件 15.5×22.2×11.7cm 這枚老嶺石飽滿堅實,色澤灰黑褐黃,頗有沉穩厚重的滄桑質感。表現的是傳統民俗題材“群獅戲球”,獅子大小各異,姿態有站立、蹲坐、攀躍,分外顯得跳脫靈動,騰挪自如;獅子毛發呈螺旋狀蜷曲,須、鬃處理細致,筋力雄健,肌肉感十足。作品運刀渾厚流利,透出扎扎實實的“力感”,壯美中見細節,雄奇中寓平易,令人流連再三。 林元珠:幼時隨父學習石雕,后拜林謙培為師,盡得圓雕技藝。所作印鈕深得陳寶琛、龔易圖等官僚青睞,爭相延聘其作私人雕師。 第12屆藝交會 本周五(9月29日)正式啟動 持續至10月8日 壽山石、文房專場 即日上線,敬請期待 福州市楊橋東路雅道巷 海峽文化產權交易所(一樓展廳) 今日薦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