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初學之站樁(渾圓樁) 樁功是武術的基本功之一,俗話說入門三年樁,幾乎所有拳種都有自己獨特的樁法,形意的三體式 詠春的二字鉗羊馬 八卦掌的琵琶式等等一些都可見樁功在武術中的重要性。 此篇僅僅是個人體悟,表達能力較弱,僅供初學者參考,不足之處還望高人指教。 1:頭直目正 下巴微含,使頸椎平直,如同頭懸梁,眼睛平視前方,姿勢調整好之后也可微閉,站好后脖子會有被拘束的僵直的感覺,要控制好感覺不要太明顯,否則不利于放松。 2:舌頂上顎 眾人對此也是褒貶不一,個人認為任督二脈由此分,就應由此銜接為氣血搭橋,古稱“搭鵲橋”,片刻后口內生津。“言多必失” 一詞不僅是指的話說多了就會有言行上的過失,更多的是“氣”的流失,很多老師們講完課之后感覺渾身無力就是這個原因。還有嘴在閉合的狀態(tài)下舌尖是自然頂在上顎,說話時“橋梁”斷開,不利于氣血運行。 3:含胸拔背 兩肩窩微微前合,想象懷抱大球,沉肩墜肘,氣沉丹田,成上虛下實之勢。切勿用意過重,感覺胸腹呼吸順暢即可。 4:松胯圓襠 雙腳站立與肩同寬,腳尖朝前。想象自己坐在高凳子上。膝蓋微曲(切勿太過) 臀部下坐。大腿由前往后翻,不要直接往左右撐,小腿由后往前合,膝蓋有內裹之意,控制住雙腳內側不要掀起。就像坐在馬背上,自然圓襠,中正舒適即可。 5:尾閭上勾 尾骨往上勾起,想象尾骨尖與鼻尖是垂直上下,會陰與百會垂直,此時頸椎與尾椎成對拉狀,命門自然后凸。初學做這個動作最容易挺胯,上身的力量也會壓傷膝蓋,一定要在坐胯的前提下適當上勾。 ? 6:沉肩墜肘 兩臂以百會為圓心撐圓,虎口微張,掌心與乳心相對,肩部肌肉韌帶下沉,肘尖下墜,一般人此時肩肘手會有拉伸漲麻感。 ? 7:涌泉要虛 這個最簡單,五趾微微抓地即可。松胯圓襠時若有后仰的感覺,涌泉空起來就消失了。 初學以20—40分鐘為宜,前五分鐘調整姿勢,后5-15分鐘大腿會很累甚至發(fā)抖,這時不要放棄,之后會有腿消失的感覺,哪個部位累就想辦法放松哪,呼吸要自然勻長,身體會隨著呼吸像氣球一樣一張一縮,整個身體就像泡在水里。久而久之行拳起手就是“動樁”周身氣血暢通,身體消失,舒爽無比。 ? |
|
來自: 親陽曾子 > 《功法,經(jīng)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