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上學期間,不止是孩子,陪讀的家長也面臨很多挑戰。 不少家長說作業太多了,總要寫好晚才行。好奇之下,和幾個家長詳聊一番,才發現不是作業多,而是寫作業的過程太漫長! 總結一下,家長集中反應的孩子寫作業問題的幾種情況:
1 我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也都總是束手無策干著急。以前遇到一位家長,他家每天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就像是在打仗,家長陪孩子寫作業時:嘴巴不閑,手不閑,各種暴躁抓狂。 孩子每寫一字,每做一題,家長就開始嘰里呱啦,叨個沒完:
孩子題做錯了,張口就是:
看到孩子寫字不端正,火氣噌噌往上冒,搶過作業本,不管三七二十一擦掉,接著怒吼:“馬上給我重寫!” 孩子稍稍停頓,就開始兇:“現在幾點啦,你想拖到什么時候……” 真是應了家長群里調侃的那句話: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到寫作業,雞飛狗跳…… 如果家長陪著孩子寫作業,孩子與家長都出現“精神分裂”狀態,那么家長的“陪”要么是弄巧成拙,要么是多此一舉。 換位思考一下,我們就可以理解。想一下平時我們做事情,為什么會拖延,多數情況下是因為我們覺得這個事情不容易,還有是不喜歡。當孩子從開始對寫作業有種不得不做的情緒,那他怎么能好好地去完成? 孩子本身年紀小,專注力就會弱一些,家長一直坐旁邊盯著,不斷打擾,無形給孩子添了不少“堵”。再加之間歇性即興咆哮,孩子整個寫作業過程是非常不愉快且處于壓迫和恐懼感中,就更難集中注意力,作出正確的判斷了。 所以說,父母這種監工式的陪寫作業,只會使孩子喪失對學習的信心和興趣,這樣一來不僅孩子的作業無法完成好, 而且其學習成績也會下降。 2 指正輔導孩子作業的2種常見錯誤。 錯誤方法之監視型: 在陪孩子寫作業這個問題上,家長千萬不要當監工,拿出警察抓小偷的本事,緊緊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一絲一毫不放松。 設想一下,假如你開車的時候,坐在副駕駛的人一刻不停地幫你操心:“并線并線”,“打燈啊,你怎么又忘了”,“超車,超過它,哎真笨呀!”時間一長,你會不會有扭頭沖他喊“閉嘴”的沖動? 這種錯誤方法容易造成的弊端有: 1、家長在身邊,孩子做作業時有種被監視的感覺,心理壓力突增。 2、孩子做對時,家長往往沉默不出聲;做錯時,家長就立刻指出來,孩子聽到的都是負面評價,容易對學習失去信心。 3、學習是一種思維過程,家長不斷地打斷孩子的思維,容易導致思路中斷。 錯誤方法之服務型: 面對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孩子,家長更容易充當服務員的角色。
這樣看起來很有愛的畫面,其實是對孩子注意力的一種干擾,讓孩子分心走神,無所適從。 一個朋友曾如實對我抱怨,從小學一年級起,面對端茶倒水一直服務不停的父母,他寫作業時關注點只有一個,那就是:父母什么時候會離開! 3 看到這里,可能不少家長有疑惑了,這也不行那也不對,我該做啥?
要提醒各位,陪寫作業的目的是讓孩子養成自我檢查、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更好的輔助孩子學習。 所以家長們在陪寫作業的時候,一定不要本末倒置,忽視了孩子的主體地位。懂得這一點后,家長在陪伴孩子寫作業的問題上就能游刃有余了。 想讓孩子天天完成好作業并不難,關鍵是需要家長和孩子形成默契配合理解。下面為各位家長們支幾招: “做作業”3個必備
“陪作業” 4步走
“點撥做題”3個技巧 有的孩子,確實需要父母點撥那些“爬坡”難題,父母作出相應的輔導和點撥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只是在輔導、點撥時要講究技巧:
許多題目不難,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閱讀原題,往往只看了一遍感到不會做,很難,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如果父母總是遷就孩子,立即告訴他如何做,甚至將版式列好,就會使孩子養成遇到問題不思考、依賴他人解決的壞習慣。 正確的方法是:“媽媽相信你,只要多讀幾遍原題,你會做出來的。”當孩子做出來以后,父母要高興地稱贊:“我說過吧,仔細讀題就會做了。”這時孩子也一定會高興起來.孩子不會做的題,父母堅持讓他“再讀一遍”“再讀一遍”,不輕意告訴他,這種鼓勵式的讀題法能夠“逼”出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從而獲得自信。
對于孩子經過思考也沒做出的題目,父母也不要直接告訴他原題的解法,最好是根據原題編一個相似的例題,與孩子一起分析、討論,弄懂弄通例題,再讓孩子去做原題。 一般弄懂了例題,孩子多半會做原題,如果仍不會做原題,那么要再回到例題的討論與計算上。經過幾個來回,只要父母耐心引導,孩子一定會做原題的。這種做法雖然父母要麻煩一些,但能夠訓練孩子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否則,孩子總是就題解題的被動思維定式中,很難建立學習的思維遷移模式。
對于有些難題,父母一時也編不好例題,那么,可以就這個原題分析它的關鍵點在哪里,找到什么條件就好解題了,讓孩子根據父母的提示去思考、列式計算。而不能將算式直接列出來,或告訴孩子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如果這樣輔導孩子,那么他的解題思路不容易打開。 當然,孩子逐漸長大后,許多爬坡題父母也無能為力,需要請家教輔導,那么還是建議父母要求家教按上述方法輔導孩子,不要一來就直接告訴孩子怎么列算式,怎么做題,如果這樣看似難題解決了,其實孩子思路沒有打開。 “陪作業”5個提醒 1.孩子做作業時,盡量不要去干擾或打斷他。 2.教會孩子使用二八法則: 陪寫作業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小學中高階段時,孩子留的作業可能會增多,做作業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這時候就需要二八法則的幫助了,即把難做的和容易做的分開,然后用80%的時間做難題,剩下20%的時間做相對容易的題目。 二八法則是指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余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把這種規律運用到學習上也是很有作用的。 一般來說,學習的重點跟難點只占全部學習內容的20%,我們卻要把80%的精力投入在這些重點跟難點上面; 而其他內容雖然占了80%,我們只需花20%的時間就能掌握。 寫作業的時候孩子這樣做能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家長陪伴起來當然心情舒暢。 3.陪伴的目的是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在小學階段,學習習慣的培養才是最重要的。好習慣就像是我們生命的枝上盛開的一朵美麗的小花,孩子能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他們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 如何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呢?當然需要循序漸進地來。 在孩子寫作業時,家長可以專心讀自己的書,父母認真讀書的狀態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因為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示范,就已經為孩子提供一個非常好的環境了。長此以往,何愁孩子養不成好的學習習慣? 4.家長應該教給孩子方法,引導孩子多動腦,而不是直接給答案! 5.最重要的是耐心!耐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