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忍者勾踐(10) 會稽之恥(1) 勾踐犯下了大錯,犯下了無可挽回的大錯。現在的越國差不多已經滅亡了,國都都守不住了,越國的君臣還能往哪里逃呢? 總還是有地方逃的!勾踐決心要做最后一番掙扎,決不能讓越國這么容易就被吳國消滅了。 于是,勾踐把所剩的五千多人馬集合起來,護送自己和大臣后妃們前往附近的會稽山上避難。再讓宮女太監們收拾好宮中的寶物,跟隨部隊躲到山上去。勾踐的打算是借助會稽山的天險死守,奮戰到最后一刻,失敗了就砍死自己妻子兒女之后自殺。 不設防的平陽城不久就被吳軍占領了。吳軍再一次展現出了自己殘暴的一面,在城中大肆破壞,屠殺越人。越國的王宮和宗廟被破壞,就連越國的王陵也未能幸免。吳軍士兵挖開陵墓,將越國歷代君王的尸體拖出來踐踏,還把一些完整的尸骨當成戰利品運回國去陳列。吳軍暴虐到了極點。 夫差帶兵來到平陽城,找了一圈竟然沒有發現殺父仇人勾踐,他連忙下令四處搜索。很快,躲藏在會稽山的越國君臣被找到了。夫差隨即帶兵將會稽山團團圍住,切斷所有下山的道路,他要勾踐一幫人一網打盡。 然而,夫差要想攻打會稽山還是有點難度的。這里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而且吳軍對這里的地形不熟,在崎嶇的山路上仰攻,極容易中了埋伏而被越軍大量殺傷。夫差可不想在滅亡越國的最后關頭白白犧牲太多的士兵,所以他采取了圍而不攻的方式,和勾踐耗著。看看山上的那幫越人在缺水缺糧的情況下能堅持多久。 會稽山的道路和水源全部被吳軍切斷了,只要有越人下山,就會被守候在那里的吳軍士兵射殺。山上的人們饑渴難耐,攻不能攻,守又守不下去,素來平靜的勾踐此時的心里也涼了一大截,一種窮途末路的感覺涌向了心頭。 越國要就此滅亡了?我將會葬身在會稽山上,尸首被吳人踐踏,妻女要被吳人凌辱了嗎? 絕望至極的勾踐想到了自己退守會稽山時的安排,他抽出了自己的寶劍,望著驚恐萬分的妻女,大聲哭喊了一聲:“我將要在這里終結了嗎!” 這個時候,聽見勾踐哭號的越國大臣們走了過來,文種見勾踐抽出劍來,知道勾踐準備自殺了,便連忙跑上前去,跪在勾踐跟前阻止道:“大王您千萬不能這么做!越國還有復興的生機,您不能輕生啊!當初齊公子小白逃難莒國,晉公子重耳流浪列國,但他們最終都成就了霸業。現在大王的處境正如他們一樣,福禍關系是會得到轉變的啊。” 聽了文種的勸說,勾踐的心里總算平靜了些許。吳軍還沒有攻上來,現在絕望是不是為時過早了? 勾踐感覺到還有一絲生存的希望,但眼下的當務之急還是如何擺脫被吳軍圍山的局面,便轉身對身邊的大臣們說:“傳令三軍!有誰能助寡人打退吳軍的,寡人將與他共享越國的國政!”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開始議論紛紛。這個時候打退吳軍,就靠五千兵馬和這拖后腿的大臣宮女們?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嘛。所以,半響的時間過去了,勾踐開出的豐厚條件仍然招不出一個勇士能人來。 最后,還是文種說話了,他對勾踐說: “臣聽說做生意的人,夏天就儲備皮貨,冬天就儲備麻布,旱季就儲備舟船,雨季就儲備車輛,等待缺貨時賣大價錢。國君也是如此,平時即使沒有戰事,但謀臣和武將一類的人才,不能不事先選拔培養。就好像蓑衣和笠帽,下雨的時候一定會派上用場。現在大王退守到會稽山上,走投無路之際才想到尋找謀臣,不是太晚了嗎?” 文種這么說一定程度上是在向勾踐發牢騷,覺得勾踐當初不重用自己,不聽范蠡的話才造成今天的局面。 文種的話聽著有些刺耳,但勾踐就算心里生氣,也不能發作了。自己確實是沒有聽范蠡的話,發兵攻打吳國,最終一敗再敗弄得國家變成了這個摸樣。范蠡的話應驗了,他和文種不是智者還有誰是智者呢? 勾踐便扶起文種說:“如果能聽到大夫您的高論,就沒有什么晚不晚的事情了。”他讓范蠡一起上前來,三人一起到帳中商討對付吳國的方法。 談話一開始,勾踐就向范蠡道歉說:“寡人沒有聽從您的話,以至于到了這般田地,現在該怎么辦呢?” 而范蠡,早就針對目前的情況想出了對策,他平靜地說:“大王難道忘了嗎?臣在勸您不要出兵吳國時曾說,保持強盛要順從天道,轉危為安要順從人道,處理政事得當要順從地道。您現在已經放棄了天道和地道,要想轉危為安就只能靠人道了。” 范蠡說話有點掉書袋,勾踐不太明白,就問:“要順從人道,該如何去做呢?” 范蠡回答說:“靠人道,也就是說要依靠計謀了。如今我軍困守會稽山,已經不可能改變戰敗之命運了。唯有投降吳國,讓吳王留我們的性命,才有機會反敗為勝。大王應該用極謙卑的辭令,極恭敬的禮節,帶上珍寶和美女,去向吳王求和,表示您愿意臣服于他。如果這樣還不行,君王還可以親自去做他的奴仆,以示您不敢悖逆吳國。” 去做吳王的奴隸,我堂堂一國之君豈可做這樣的事情?一聽到范蠡的最后一句話,勾踐差點沒跳起來。所以,勾踐一開始表示了反對,說,我越人自古以來從未屈服于他國,寡人寧可帶人沖下山去,戰死在吳人的刀箭下,也不能受這為奴的屈辱! 文種見勾踐不肯同意,便幫范蠡補充說:“吳國與越國的命運,只憑天意決定,大王您無須通過戰爭來解決問題。吳國有伍子胥這樣的良將指揮,我們決不能冒險送死。大王您就應該用謙卑的辭令向對方求和,讓吳人驕傲,讓吳王的野心膨脹。吳國就會進一步實現它稱霸諸侯的目標,與中原諸侯爭霸。等到吳國的國力耗盡之后,我們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打敗它了。” 文種的話讓勾踐看到了未來,使勾踐明白屈身為奴并不是承認自己失敗,而是為了麻痹敵人,保全下有用之身以圖東山再起。 于是,勾踐沉默了,他在心里反復思考,真的只能這樣了嗎?做了夫差的奴隸受盡折磨事小,被其他的諸侯嘲笑可是極為折損越國臉面的事情。 考慮了再三,勾踐覺得,我已經承受過那么多挫折,忍受過多少恥笑,再去經歷一番做奴隸的屈辱算得了什么呢?只有承受了常人所不能承受之痛苦,方能鍛造出強大的意志引領落后的越國成為天下強國。只要自己能復興越國成功,為奴的屈辱定會被洗刷干凈,屆時天下的諸侯定會對我刮目相看的! 勾踐最終同意了范蠡和文種的計策,決定正式向吳軍請降。一心想建功的文種自告奮勇地說,臣愿意為使者前去吳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