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媽媽:快期中考了,我家孩子成績還是提不上去,咋辦? 王媽媽:每次快到考試,孩子就不太愿意和我聊天。 家長有沒有審視過,問題是不是出在自己身上。 要實現對孩子的高質量教育,放學后的3個小時,至關重要。當父母變得優秀的時候,孩子肯定也不會差。 6點半-7點半 飯桌溝通時間 如今,工作占據了家長的絕大部分時間,于是,吃飯時間成了家長跟孩子溝通的“最佳時機”。但很多家長和孩子聊天時,都會優越感十足。對話總離不開這幾句話: “作業做完了沒?” “考試考了多少分?” “你在學校表現的怎么樣?” 這種帶著斥責的對話,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反感和家長聊天。和孩子有效聊天,家長需要掌握3個小訣竅: 01 盡量不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 如果孩子學習有些不理想,家長可以在飯后通過聊天的方式來了解他的學習情況,但不要在餐桌上這樣做。如果在吃飯的時候,把孩子訓斥一頓,孩子就不能愉快進餐了。 從小細節入手,比如:“今天英語學了那幾個單詞?”,“你們班最近有沒有發生什么好玩的事情?”,通過簡單的問題,更容易打開孩子的話匣子。 02 從別人的事談起 比如先問“你們班有同學不交作業么?”,再問“他不交作業老師有沒有懲罰他?”,最后可以問“你有沒有被老師懲罰過?”采用迂回的方式,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及處事心態。 03 放下架子,跟孩子“好好說話” 大部分家長都會用過來人的身份,否定孩子的想法,只會讓孩子與家長的話題越來越少。 在和孩子聊天的時候,應該保持中立,讓孩子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新聞'和'高見'。 這樣既有利于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又有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同時還能活躍進餐的氣氛。 7點半-8點半 學習時間 說起孩子課后學習或輔導寫作業,是很多家長很頭疼的事情。面對下面現象,家長常常手足無措。 ① 孩子寫作業不主動。 ② 東張西望,作業不專心,磨磨蹭蹭耗時間,做事沒效率。 ③ 不獨立思考,遇到問題馬上求救。 ④ 湊合應付,作業完成后不檢查,老師布置以外的作業,一點都不想做。 在孩子每天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可以這樣做,提升孩子成績: 第一步:先問孩子今天的計劃 比如:“今天作業量有多少?”、“你打算先做哪一科?”。大致了解孩子進度,做到心中有數。 第二步: 幫助孩子掌握方法 有的孩子學習上的欠賬太多,很多作業不會做,做作業時會有大大小小的“攔路虎”擋在前面,他們對寫作業的畏難情緒十分嚴重。 小學學段的家長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指導孩子學習。比如孩子害怕解應用題,家長可以先教會孩子看題,找出解題的關鍵,循循誘導。 第三步:重點分析 當孩子每次測驗成績出來時,和孩子討論為什么會出錯,是粗心還是概念沒理解。以此提高孩子平時的作業質量。 8點半-9點半 親子閱讀時間 親子閱讀可以能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增強孩子語言能力、發展想象力、提高寫作能力與交往能力。 孩子學的語文課文是精讀,除了做功課,孩子是不愿意精讀的。泛讀課外圖書,孩子容易看得快忘得快,這就是為什么孩子看了很多書,但收獲并不大。 家長可以選取一種中間態,和孩子一起閱讀! 比如在讀《哈利波特》時,家長可以把一些有趣的詞語和句子用線劃下來,過幾天復習下加深理解,或者造個句子,幫助孩子體會故事情節走向、人物性格特點、環境品味和一些生僻字的理解,也更容易拓寬孩子的閱讀面。 沒有誰天生就會當父母,不管再忙再累,每天用這3個小時,實現高質量的教育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越來越優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