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呂英教授
【典型病例二】間質性肺炎
這是兩到三個月前看的,一個間質性肺炎的病人。看診之前就有住院,因為間肺很難好,沒有完全治愈就出院。 本次是會診。大家看就診時間,6月30號,差不多七月份。當時先低燒五天,在家里就吃點便藥,接著高熱兩天。 一高熱就去住院,因為有間肺的這種病史,所以相應的方藥、相應的方式方法都上了。但是,燒退不下來,唯一沒有用的就差激素了。因為間肺,所有的醫生都知道,激素能不用就盡量不用。如果我們痰培養、血培養有細菌的話,我們還是用一下消炎藥更好一些。其實在這個時候呢,病人就提出來說,為什么不借助一下中醫,故而請我科會診。 見到這個病人,當時大家想6月30號,我記得外面的溫度是三十多度,我是晚上八點鐘,開車趕回醫院,天氣非常的熱。病人因為是發熱無汗的,沒有開空調,蓋了兩個棉毯,要出汗。我們的常規知識就是汗出熱退,但出不了汗。那么這個時候,西醫肯定就要冰敷。 我們去看的時候其實還并沒有到39度。但是,你看整個人,臉憋得就是陽明的那種熱。大家怎么區分陽明的熱和下焦水寒、水淺龍火飛的熱?看那種熱的程度和顏色。如果是水寒水淺,會非常的鮮艷,而且你覺得是飄出來的。那么這個發紅的部位有些人是可以移動。但是陽明的熱是不動的,而且它會憋到紫紅紫紅那種,我們說郁紅。如果血液循環更熱一些,就有點憋的那種郁的紫的紅,這就肯定是陽明的熱。這個病人,當時的感覺就是這樣,他通體都是熱的。 這個時候,這個人肯定是煩的,不燥。我只問了幾個癥狀:第一,有沒有汗;第二,怕不怕冷。他在我去看之前已經是八點多,吃過兩次美林退燒。聽病史啊,兩次美林服藥后可以大汗出,體溫可以降,但是,很快又反復。這一個癥狀就對應傷寒的一個方,什么方?這樣的汗,什么方?白虎?又沒汗了嘛,吃了美林出汗,這個臨床一定要記住,你怎么用都不會用錯的,凡是有這個病史,這個方就要上,現在有汗沒汗都要上。什么方?傷寒論的主打方。什么方,桂枝湯。記住啊,只要有過這樣的病史,桂枝湯的氣已經進到人的身體里面了。關鍵是現在他又有什么氣能發生了什么變化。桂枝湯是肯定要用的。 他在高熱之前,就是,比方之前37.7℃,一旦到了高熱之前,他會寒戰。什么方?寒戰,接著高熱,沒有汗出。寒戰、高熱、無汗,什么方?記住啊,是在那個病史的前提下,又出現了這樣一個癥狀。這個時候,病人自己也清楚,再吃退燒藥不太對。吃退熱藥后反復,接著又變成寒戰了。那種打顫的冷,到了哪個界面啊?還不錯,有人說出來了,少陰。這就是,什么方?(臺下:麻附細)麻附細?寒進去了,傷了這個陽根,護這個根的是什么方?四逆湯。 再看啊,肌肉酸痛,肢節煩疼,這個應該知道吧。在哪個條文有這個癥狀啊?鄧老提倡了那么多年讀經典,讀到哪里去了?你起碼會想到個麻黃八證吧,有那么多疼。不過記住啊,桂枝湯也有。 再看后面,咽干、癢、微痛。干是什么氣?(臺下:燥)癢呢?(臺下:風)痛呢?火熱。 再看下面啊,他可以大量地喝水,而且可以喝涼的。你會選一個藥,什么藥?嗯,石膏,不錯啊。 再看痰,有痰,黃的,很難咯出來,結合間肺病史。再加上咽干癢痛,因為這個時候進展很快,高熱的第二天,我這樣參與診治的。喉嚨的痛,你再想,再發展下去,這個病人還有另一個什么氣在體內?或者是體內又有什么氣讓他出現這個癥狀?他的痰咯得很深的,燥啊?濕跟燥搞在一起,是啥?黃痰、難咯,除了燥還有啥?熱。拋開前面的藥不管,針對這一個癥狀你還會用什么藥啊?哪個藥?大概說一下,大家就永遠記住了。你要清解這個東西,拋開剛才講的。一個藥。黃痰,熱啊。黃芩,對。 其它不管了,我們看一看方藥。 這就是當時開藥的順序,我以為這個順序是我們開藥時藥房的排列順序,其實是我當時開藥就是這樣的,因為當時病情很急,五分鐘問完情況就開藥。 第一味石膏,透明生石膏,大家別忘了,石膏除了涼降,還有什么作用啊?散,辛開,所以能夠發汗。多汗的時候也可以用麻杏石甘湯。大汗、有喘,也是這樣用。但是真正的肺炎,痰黃、高熱、無汗,也是麻杏石甘湯。所以大家要去掌握病機,不能靠癥狀這樣去對方,否則你很容易犯錯。 虛人,已經低燒那么多天,又高熱2天、又反復出汗,這叫做虛人。虛在那里,第一步氣液,或者元氣的虛,就是人參。看《傷寒論》里面,虛人加人參。師父李老也是這樣強調的,虛人,如果你用麻附細,托透從太陽到少陰的風寒伏邪,如果是虛人加人參即可。當然了,加烏梅就可以統治一切外感。因為機理,厥陰闔,開太陽。不存在什么酸斂把氣收進來這一說,因為天地規律如此,你逆不了天。大家可以去嘗試。 接下來,桂枝湯,赤白芍是同時用的。麻附細來了,烏梅、生半夏、桂枝湯的姜棗,剛剛分析到的。 如果大家理解那個痰,因為他沒有陷到肺里面,如果陷到胸里面,用什么?大小陷胸湯,用的是黃連。而這里邪氣還是在表的,大家一定要理解甲膽的熱。真正熱到這個份,又是在上的,邪熱又在傷人的,這個時候靠表的,首選黃芩。一旦往里陷,人體內景圖,往里陷,陷到胸膈那一塊,所以我們叫小陷胸。沒有叫清肺呀,小陷胸往里陷,這個氣由表到里,用的是黃連,連半蔞(小陷胸湯)。因此,表里是相對的,有無數個表里。這個病人不需要,盡管難咯,但不需要,就把一個個氣結打開就可以了。 再往下,大家看,四逆湯就是這樣用的。 因為出了那么多汗,要考慮到傷陰。食物中的冰糖也可以顧護陰分。 大家看效果。當時一個小時,因為這個時候很急,在我趕去的時候就準備推激素,被我大膽的擋了一下,能不能不用,給我十分鐘的時間。只要中藥吃了十分鐘沒效,我們照用激素。大家看,這是規律,你們可以慢慢去觀察,真正是這樣的病人,十分鐘他就會出汗,先從前額的側面開始出。然后因為他非常的快,很快就全身都出汗。半夜又喝了50毫升,我一直觀察到凌晨,我是23:30離開的。因為病人一出汗、一安靜、這個就叫汗出、熱退、脈靜、身涼。 關鍵子時一陽升,子時是天開辟于子,地開辟于丑,人氣是在寅時升,所以關鍵在人氣那個點的前面,加一次藥,因為他肯定有伏邪,伏的什么?大家看那些方藥,應該說凡病皆為本氣自病,我們剛才分析的所有氣都在身體里面有,那么熱的天,其實最精彩的在后面。 病機恰中,效果就可以提前預知。這個病人吃了藥之后,身體整個氣機的運轉,都是我說在前面,接著病人就如我所說出現后面的癥狀,包括大便,第一次是什么,第二次是什么,會出現什么樣的,都按照相應的時辰出現氣機的運轉。 第一診,把燒退下來之后。第二診就要考慮伏在身體里面的時氣之邪。我們不看病史了,看后面的方藥,桃仁、杏仁、薏仁、滑石,這就是7月1日的方。一旦有效,石膏的用量除2。這種病人是怎么治呢?就是我師父說的,霹靂手段要快,頓殺病勢,因為間肺很容易引起心肺出問題,一旦傷損心肺這二個臟,那不就是我們醫者的錯嗎。因此,首診石膏用量是一斤,但一旦控制病勢之后,方中所有藥的藥量除2,再喝一劑。大家想,陽根我有四逆,氣液我有人參,甲膽考慮到,南方的郁熱考慮到,托透伏邪的麻附細我有,調和營衛的桂枝湯,再一個,陽明的,等于是白虎人參,然后我有闔厥陰開太陽的烏梅,所以根本不用擔心,人這一氣只要在他身上第一診是對的,第二診不用考慮,全方除2,繼服。 但到了第二天,因為這種病人都是比較難搞的,第二天去了,他的痰松了,那么就加了當時時氣,7月1號那種濕溫,這一類的氣就要加進去,所以這也有一點千金葦莖的意,所以病人就好的很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