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綜合自咪咪說車(ID:carmeme,作者:Redondo)、汽車點評(ID:cardianping,作者:車叔) 汽車的內飾設計,現在越來越智能化,物理按鍵的數量也是設計的越來越少,對于那些對汽車無感的人來說,那么多按鍵,密集恐懼癥都要發作了。 還都是英文, 看都看不懂,讓老子怎么開?! 哪還有安全行車可言?! 幾乎所有在國內出售的車型,都是用簡單的英文縮寫來表明按鍵的作用,那么你是否想過,作為一個中文國家,那些按鍵為什么不設計成中文標識呢?是不是更方便人們的使用呢? 1、國際慣例 汽車是歐洲人發明的,目前汽車上各種系統也是如此,在汽車進入全球各個國家的時候,都是用統一的英文縮寫來標識,比如我們最常見的ESP—車身穩定控制系統,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總線),如果你想翻譯成中文標識一下的話,那么按鍵該設計的多大呢?每個按鍵的標識都要這么設計,那還談什么設計?任何一項好的設計,都是美觀與實用的結合體。 在這里,你可以自行腦補一下,汽車進入日本市場,是不是要標上日文,進入印第安地區,是不是還要標上印第安的文字呢? 這些基礎功能的按鍵用簡單易認的英文縮寫已經是最優化的解決方案了,在目前幾乎所有車載的交互系統中,所有廠商都會根據當地的語言環境進行本地化設定,所以實際上來說,根本不會影響到車主的正常使用。 隨著語音技術的普及,未來越來越多的功能都會簡化到用語音進行控制。在這里吐槽一下,那些進入國內市場而不漢化操作系統的汽車,其實除了懶,沒別的借口。 2、那么有沒有進行中文標識的車型呢? 有,國內自主品牌比如比亞迪,很多車型的一些功能按鍵都是用中文標識的,但那大多都是些音量,多媒體這些好翻譯的,而不是USB—通用串行總線。 比較有意思的是,謳歌這個日系高端豪華品牌也曾經這么做過,要知道謳歌都是在北美生產的,為了擴大銷量,用了這么一招,也真是夠拼的,可惜這也無法影響國內消費者的購買決定,謳歌依舊是墊底的豪華品牌。 所以,也可以做出論斷,采用了中文標識的按鍵也不會影響到這款車的銷量,畢竟現在國內的文盲也并不多。那些采用了中文按鍵的國內廠商,其實與其做這種努力,不如把技術和設計風格烙上中國的標簽,比起這種表面的功夫,更容易贏得尊重。 好了,最后奉上一份秘籍: 你覺得車上按鍵是中文好還是英文好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