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汽車按鍵,為什么不用中文而是用英文?廠家說:英文比中文好!細心的車主朋友可能會發現,自己車輛中控區域的按鍵都是英文,如果是進口車,這樣做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國內市場銷售的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車型,為何也用英文而不是中文標識呢,難道又是大家所說的崇洋媚外?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這個問題! 1、生產習慣已被外國定型。在汽車電子化程度不夠高時,汽車上的按鍵功能都是從家用電器“移植”過來。所以這些按鍵的標識也一直沿用和家用電器的英文標識。而且英文標識在全世界通用,而汽車廠家生產汽車就為了賣到世界各國去,所以就一直習慣用英文標識表示。 2、崇洋媚外的心理。崇洋媚外的心理,可能這一點并不是很重要,但是也確實存在這種情況,那就是多數的中國人還是感覺外國的東西好,多多少少有一些崇洋媚外的心理,英文就顯得高大上一些。國人普遍存在崇洋媚外的從眾心理,若國產自主車使用中文表示車內按鍵標識,估計會讓人覺得降低了檔次。因此大部分自主品牌一直使用中文標識,認為更具國際范的東西會更受人青睞。 3、全球零部件統一采購。這個其實是關于一個生產成本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咱們中國的汽車市場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可是常年以來,全世界汽車廠商的按鍵模具,一直都是為了應對世界市場所生產的,世界的通用語言是英文,所以我們現在的車上的按鍵很多都是英文標識。當前汽車工業全球范圍內的合作是十分密切的,汽車廠家銷往各國的車型整體設計的都是一樣的,哪怕是一個按鍵,也是統一的。而且車輛的大部分零部件都是由車企統一采購來的。由于英文在全球范圍內是通用的,所以按鍵標識上都是英文。 4、漢字易引起混亂。現在車輛的按鍵都是比較多的,按鍵體積往往比較小,如果在上面印文字的話,因漢字筆畫比較多,要是應文字的話,就不易看清,且在多個按鍵集聚在一塊時,從而出現混亂。如ESP,要是用中文表示就是車身電子穩定系統,又如ABS,中文表示就是制動防抱死系統,雖然易懂,但字體太小,也不好辨認。 實際上按鍵符號也是有國家標準的,符號的大小形狀都有規定。而標準中很多符號都是根據國際慣例執行也就是英文的使用。其實按鍵上是英文還是中文,在汽車制造方面很簡單只要有設計最多也就換個模子印,所以并不是什么浪費成本的問題只是廠家品牌的問題。大家覺得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