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痛風的發病,中醫各派大都認為應責之脾腎,但在具體的治療方法上仍然眾說紛蕓。隨著痛風發病率的快速增高及人們對中醫的重視,為規范痛風的中醫治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頒布了痛風中醫診治的相關標準。這份標準應該是國內最權威的痛風中醫診治指南。 一、痛風的證候診斷 1、濕熱蘊結癥 局部關節紅腫熱痛,發病急驟,病及一個或多個關節,多兼有發熱、惡風、口渴、煩悶不安或頭痛汗出,小便短黃,舌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滑數。 2、脾虛濕阻證 無癥狀期,或僅有輕微的關節癥狀,或高尿酸血癥,或見身困倦怠,頭昏頭暈,腰膝酸痛,納食減少,脘腹脹悶,舌質淡胖或舌尖紅,苔白或黃厚膩,脈細或弦滑等。 3、寒濕痹阻證 關節疼痛,腫脹不甚,局部不熱,痛有定處,屈伸不利,或見皮下結節或痛風石,肌膚麻木不仁,舌苔薄白或白膩,脈弦或濡緩。 4、痰淤痹阻證 關節疼痛反復發作,日久不愈,時輕時重,或呈刺痛,固定不移,關節腫大,甚至強直畸形,屈伸不利,皮下結節,或皮色紫暗,脈弦或沉澀。 二、痛風的治療方案 1、濕熱蘊結證 治法:清熱利濕,通絡止痛 推薦方藥:三妙散合當歸拈痛湯加減。 中成藥:新癀片、四妙丸等 2、脾虛濕阻證 治法:健脾利濕,益氣通絡 推薦方藥:黃芪防己湯加減。 中成藥:補中益氣丸、參苓白術丸等 3、寒濕痹阻證 治法:溫經散寒,除濕通絡 推薦方藥:烏頭湯加減。 中成藥:寒濕痹顆粒、益腎蠲痹丸 4、痰淤痹阻證 治法:活血化淤,化痰散結 推薦方藥:桃紅四物湯合當歸拈痛湯加減 中成藥:淤血痹顆粒、益腎蠲痹丸 三、痛風的療效評估 1、急性期痛風 臨床痊愈:癥狀完全消失,關節功能恢復正常,主要化驗指標正常(主要指痛風的急性炎癥指標); 顯效:痛風的主要癥狀消失,關節功能基本恢復正常,主要化驗指標基本正常; 有效:痛風的主要癥狀基本消失,主要關節功能及主要化驗指標基本正常; 無效:與治療前相比,各方面無改善或加重。 2、慢性期、緩解期痛風 顯效:血尿酸下降達50%以上(或降至正常); 有效:血尿酸下降達30%~50%; 無效:與治療前相比,血尿酸下降不足30%。 血尿酸下降百分數=血尿酸下降值/(服藥前血尿酸值-420)*100% 正如我們一開始提到的,痛風是系統性的代謝性疾病,其病因病機比較復雜,而且往往會合并不同的并發癥,因此中醫診治時應靈活辨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拘泥于成法,方見顯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