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節,11月18日,也就是農歷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 寒衣節與清明節、中元節,并稱為三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志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愛人等為所關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們也在農歷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 農歷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氣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 蔡倫剛發明出紙時,買賣很好。蔡倫的嫂子慧娘就讓丈夫蔡莫向蔡倫學習造紙。回來開了一家造紙廠,但蔡莫造的紙,質量不好,賣不出去,二人很著急。后來,慧娘想了一個辦法,擺脫了困境。 慧娘假裝因急病而死,蔡莫在她的棺材前邊燒紙邊哭訴。燒了一陣之后,慧娘活了,她裝腔作勢地唱道:陽間錢能行四海,陰間紙在做買賣。不是丈夫把紙燒,誰肯放我回家來? 慧娘說,她到了陰間,閻王就讓她推磨受苦,丈夫送了錢,就有許多小鬼幫她,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她要錢,她把全部的錢都送了他,就被放回來了。 蔡莫裝作糊涂:'我并沒有送錢給你啊?'慧娘說:'你燒的紙就是陰間的錢。'這樣一說,蔡莫又抱了幾捆紙,燒給他的父母。 在場的人們一聽,便以為燒紙有很大的好處,都向蔡莫買紙。這事一傳十,十傳百,不到兩天,積壓的紙被搶購一空。慧娘'還陽'那一天正是農歷十月初一,因此,后人都在當天上墳燒紙,以示對祖先的懷念。 在此期間 提醒大家文明祭祀、注意防火! ▼ 安全祭祀 嚴格遵守有關防火規定,不違規用火。做到不在山頭、林地、墓地燒紙焚香、點燃蠟燭、燃放鞭炮,杜絕各種隱患的發生。 文明祭祀 大力提倡鮮花祭奠、植樹祭奠、公祭悼念、撰寫追憶文章等文明祭祀活動,以獻一束花、植一棵樹、清掃墓碑等方式寄托哀思,營造引導文明祭祀的社會氛圍。 科學祭祀 提倡科學意識,摒棄愚昧落后的祭奠方式。 環保祭祀 樹立環保意識,自覺做到不在重要交通干線及路口、不在城鄉大街小巷等公共場所燒紙錢、撒冥幣。做到不污染環境、不影響他人生活,大力維護優美整潔的城鄉環境。 節儉祭祀 遵守社會公德,崇尚尊老傳統美德,樹立厚養薄葬的新觀念。提倡對在世老人盡孝心,多關愛,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人逝去時,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相互攀比,以節儉方式寄托哀思。 寒衣節 它不單單是個鬼節 更不是如同西方文化惡俗的玩鬧的萬鬼節 “寒衣十月朝,民歲祀亡親” 這是中國文化的真正內涵 也是寒衣節真正的價值觀 你們覺得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