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九龍啟德第1F區2號地盤的新九龍內陸段第6556號的用地,以超過246億港元批予南豐發展。這也意味著,一向低調的南豐集團打破了恒基兆業于美利道中環商業地233億港元的成交總額,成功晉升成為香港新商業地王。 據悉,該項目共收到12份標書,投標者包括世茂、中國海外、南豐、長實、會德豐、華人置業、恒基兆業、億京泛海財團、華懋等。此次一役,南豐打敗了李兆基的恒基兆業,力壓李嘉誠的長江實業,拔得頭籌。而南豐背后的總裁梁錦松功不可沒! 少年時鋒芒畢露 出生于1952年的梁錦松的家境清貧。中學時的梁錦松雖然很聰明,但太貪玩,以至于險些被驅逐出校。高中升學考試時他僅得了13分,留級或離校幾成定局,好在他的語文課老師慧眼識珠,力保他成功升學。他在接下來的一個學年里發憤圖強,一年后以高考文科狀元的身份考上香港最高學府---香港大學! 多年以后梁錦松談起這段經歷時依然深有感觸,他總是感慨:“懂得輸,才會贏”。正是憑著這股精神,梁錦松在銀行界縱橫28年,成為香港銀行界最成功的華人管理者,幾乎成為美國花旗銀行的副主席。 出道后天下無敵 港大畢業后,梁錦松加入美國花旗銀行香港區分行,入行兩年后就被公司委派到菲律賓接受外匯買賣培訓,成為香港第一代精于外匯買賣的高手。此后,梁錦松還先后被派往紐約、新加坡等地區擔任銀行管理要職,掌管的業務包括企業、地產及貿易融資、外匯及股票買賣及基金管理等,使他成為金融界不多見的全才和高手。 1992年,梁錦松升任花旗銀行香港區行長,讓無數華人為之驕傲。1996年,花旗銀行以年薪2300萬邀請他前往紐約出任花旗銀行總行副主席,但條件是要他移民美國。梁錦松又做出一件令人色變的舉動:他斷然拒絕了為高官厚祿而離開香港。 梁錦松離開花旗銀行引爆了一場人才爭奪戰,最終他選擇了美國大通銀行并擔任亞太區主席。他熟悉香港的金融市場,有豐富的財經知識和行政管理經驗,對中國有著深厚感情,而且性格剛強、執著,不輕易為外界意見而改變立場。 2001年,他又從年薪2300萬港元的“打工皇帝”變成年薪不過240萬港元的公務員,薪資差了近10倍,旁人看來不免“肉痛”。梁錦松卻笑言:“一個人花的錢不會很多,所以錢從來不是我的考慮因素。”他在任期間,大刀闊斧地推進香港財政預算改革,并為香港狂賺3萬億。 2002年,梁錦松與中國跳水皇后伏明霞邂逅并閃電結婚。2007年,他辭去公務員再次從商,加入全球最大的獨立另類資產管理機構之一,美國規模最大的上市投資管理公司——黑石集團,擔任大中華區主席,將黑石私募以及房地產業務帶進亞洲。2014年,梁錦松加入南豐集團,出任新設立的行政總裁,開啟了他新一輪的管理之路。 梁錦松給創業者的箴言 梁錦松曾說過:“老板的一生就是由破碎到復原的過程,追求大成者,永遠都會有困惑,人越成功越困惑。”他一再強調:“創業者首先要認清自己,不要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未來的競爭,不再停留于產品的競爭,渠道的競爭,而是資源整合的競爭,人才的競爭,眼界格局的競爭。誰擁有強大團隊,誰就能立于于不敗之地!” 他還告誡現在的創業者:“一定要打開格局,<財散人聚、財聚人散>這句話是真理,多讓點利益給合作商和團隊,會有更多人愿意和你合作,但是很多創業者想不明白這一點,把錢都攥在自己手里,眼前是多賺了點,但企業注定做不大。” 其實,現在很多創業者也想給團隊分錢,想做股權激勵,但是苦于找不到方法,甚至之前分錢不當帶來一系列問題。小編專注于團隊建設、員工激勵機制、合伙人制度9年時間,有不少案例和經驗,提供團隊激勵、合伙人制度建設等問題的解決方案,可加小編mayi8007,還可為您發送值3980元的《員工動力系統工具包》。 從打工皇帝到香港財爺,梁錦松一直在堅持。創業浪潮下,有人成功,有人失敗。創業,不應是一種隨波逐流,應是值得我們為之付出一生時間去追逐與拼搏的事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