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規(guī)矩 ■ 以前小時候,你是不是曾聽到爺爺奶奶總說這個要禁忌那個要禁忌,偶爾還要聽他們說那些故事...... 民間規(guī)矩 民間有些規(guī)矩,都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其中很多是中國歷代以來積累的民間智慧。 1.吃飯時永遠(yuǎn)不要把筷子插碗中間。 2.臥床最好不要正對門口,因為在過去老一輩人看來那是亡逝之人的擺法。 3.寫信不能用紅筆寫,不能用紅筆署名,顯得不尊重別人。 4.吃飯時,特別是夾菜讓客人先動菜,夾菜不能夾到客人前面碟子去。不能搶菜,不能翻菜,要等到客人吃好自己才說吃好,待客不能沒有湯,不然覺得你沒禮節(jié)沒修養(yǎng)。 5.別人過節(jié)喜慶的時候,不送鐘表,因為送終和送鐘諧音。 6.招待客人時,過去很忌諱擺六盤菜,因為依清朝舊例,死囚臨刑前才食以六盤菜肴。 7.過了年不討債,過了年如討債,討債的人和被討的人有損心情,認(rèn)為是不吉利。 8.客人在時,不要掃地,有失禮節(jié),會引起客人的反感;也不能用掃帚打人,掃帚打人對人大不敬。 9.立夏那天小孩子不能坐屋口(門檻),不然要治夏(意思得病)的。 10.不能在人家面前、門口或店門口中央吐痰。也不能站在別人家的當(dāng)門口,或久靠在門外的門框上,這樣做主人會反感,認(rèn)為不讓客人進(jìn)來,不好客。 11.蒸糕時如果老半天蒸不上,嘴上不能說怎么不上去,被視為不吉利,因為“糕”和“高”同音,代表運道高的意思。 12.幼輩不能直呼長輩姓名,也不能用手指特別是小手指指人,表明鄙視別人,會激怒別人。 這些民間規(guī)矩,簡單地說,也就是因風(fēng)俗習(xí)慣或畏懼而對某些不吉利的語言或舉動有所顧忌,對某些問題可能產(chǎn)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 所以,這也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種文化表現(xiàn),對于這些民俗文化我們都應(yīng)該存有敬畏之心。 |
|
來自: 天倫之樂dn05hs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