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市門店每天的運營過程中,有著許多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損耗。看得見的損耗,我們會馬上發現并迅速處理,麻煩的是,許多的損耗是看不到的。那么,具體又有哪些損耗是看不到的呢? 1. 水電損耗類的損耗。晚上下班之后,空調、飲水機、電腦等用電設備忘記關了,整夜運行,是不是損耗? 2. 庫存安全值的設定,而采取拍腦袋式的進貨,或是在訂貨會上被激情澎湃的銷售代表忽悠,導致進貨數量過大、銷售周期變長,過多的積壓導致資金困難周轉困難,出現過多的利息成本;或者是訂貨量過低,出現缺貨后又去緊急調貨而增加的進貨成本。 3. 貨架補貨不及時,導致的銷量損失。 4. 店門口區域未納入清潔整頓。店內是收拾得干干凈凈,但店門口的街道路面上塵土飛揚,垃圾遍地,讓路過的客人加速通過,降低了進店購買的概率。 5. 店內的燈光音響配置缺乏深入的考慮,昏暗的燈光,亮一半熄一半的燈箱,不合時宜的背景音樂,降低客人對門店的整體形象認識,縮短客人在店內的停留時間。 6. 營業人員缺乏職業技術,難以發掘客人的更多購買需求,使得客人的購買清單大大縮小,損失了應得的銷量。或是為了圖省事,也是為了簡單迎合客人的“便宜觀”,銷售重點放在那些便宜但毛利低的產品上,對于那些貨價高但毛利也高的高端產品,由于缺乏相關的銷售技術,只有敬而遠之。 7. 老板的管理水平不到位。營業人員出于對老板、對收入的不滿或是抱怨情緒,在接待客人時缺乏應有的積極和熱情,直接降低客人的購買欲望,使客人放棄購買計劃,甚至是得罪客人。 8. 新進營業人員缺乏足夠的崗位培訓,直接上班,生疏的職業技術和產品專業知識的缺乏,不但難以產出業績,反而導致客人對門店的負面印象。 雖然這些損耗從單個來看,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但是積少成多,累加起來也不是個小數,這將直接導致經營成本的上升、凈利潤水平的降低。 做生意不但要注重開源,也得要考慮節流,損耗的反面就是利潤,解決這些小損耗,一年下來,也能為整體利潤的提升做些貢獻。 作為店面的經營者和管理者,首先要樹立對小損耗的關注,別因為小就不去理會。嚴格地來說,生意上的事情沒有什么所謂的大事情,任何的大事情都是由一堆的小事情所組成的,把這些小事情解決好,就是整合了一件大事情;再者,這些小損耗大多是看不見的,若不建立對小損耗的關注,哪怕這些小損耗天天發生在眼皮子底下,也無從知曉。所以,管理者要帶頭關注這些小損耗,并且還要發動大家一起來關注。這就類似于工廠生產管理中的跑冒滴漏,要全員參與,才能不斷地把這些小損耗,一個一個揪出來。 先把這些損耗查出來,再進行類別劃分。有的損耗是硬件缺失導致的,有的損耗是體系缺少導致的,有的損耗則是管理水平導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