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12月3日) 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 迎來了歡迎晚宴。 此次的晚宴主題與第二屆、第三屆相同, 依然是“橋”,依然被昵稱為“家宴”。 國之重宴,不可輕忽。 讓我們走進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歡迎晚宴現場,一探究竟。 三孔橋下共品水鄉家宴 橋是烏鎮的書簽,烏鎮是橋的故鄉。 宴會開始前記者看到,晚宴所在地枕水度假酒店龍鳳廳,三孔竹編橋橫亙在鋪設著鏡面的主桌上,宛若飛架水上。橋邊,幾只木制的搖櫓小船點綴其間,凝成一幅滿滿江南情調的水中景。 擺在主桌上的一整套晚宴餐具令人驚艷,尤其是瓷器上的花面,氤氳空蒙,讓人有一種坐在西市河畔將風景看透的感覺。 與去年不同的是,橋上紋路變成了波浪紋,搖櫓船上插上了帆,蘊意“揚帆起波”。 除主桌外,晚宴現場的圓桌也布置得十分精巧。每桌跨著一座“小橋”,設有手扎燈籠,燈籠掩映下,一個放置著油京棗等3色小食的食盒,預示著這場家宴的開始。
清湯菊花菇、香糟桂魚脯、芙蓉釀蟹黃、烏鎮三色點……翻開設計成水鄉建筑形狀的菜單,映入眼簾的菜名極富江南詩意。 “來烏鎮,總得嘗嘗江南菜。”烏鎮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行政總廚陳斌說:“又是一年‘烏鎮時間’,我們用‘家宴’歡迎嘉賓們‘回家’。”
晚上7點,歡迎晚宴正式開始。送菜途中,有一個細節,引起了一位主桌服務員的注意。她說:“從一個個空盤中可以看出,與會嘉賓對這場‘家宴’頗為滿意,這大概是最大的褒獎。”
角角落落的創意,里里外外的匠心,這就是烏鎮的待客之道。 “烏鎮之夜”背后的江南元素 烏鎮一宴,文化如西市河中的水,緩緩流淌。
記者發現,在昨晚款待各國嘉賓的菜肴中,江南元素無處不在。 香糟桂魚脯 4道主菜中,有一道名為香糟桂魚脯。“烏鎮特產烏酒釀成的糟、養在太湖的桂魚,用分子料理62℃的低溫慢煮,是一道中西結合的菜肴。”陳斌說,“該道菜的成菜特點在于造型美觀、肉質鮮嫩。” 干菜煎牛扒 干菜煎牛扒,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食材,配在一起味道還真不錯。“烏鎮人喜食梅干菜燒肉、梅干菜燒餅,梅干菜是江南菜中常見的一種佐料。”陳斌告訴記者,“經過反復試菜,最終的口感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好。” 烏鎮三色點 晚宴點心烏鎮三色點由“柿子”、“粽子”、“方糕”組成,有趣的是,“柿子”是糯米做的,“粽子”是面粉做的,而“方糕”主食材是米粉。軟糯香甜,全是烏鎮人平時的傳統吃食。 再說一道清湯菊花菇,盡管食材普通,細看食物可一點都不簡單。原來,一朵朵翠菇被剪成了盛開菊花的模樣,拼湊在一起,是江南菊海的縮影。 ![]() 家燒水蘿卜 ![]() 芙蓉釀蟹黃 在江南人的餐桌上,吃往往被賦予十分美好的寓意。譬如,湯圓寓意圓滿,棗子寓意早生貴子……在當晚的宴會上,前菜寓意錦繡江南、清湯菊花菇寓意百鳥朝鳳、香糟桂魚脯寓意魚米飄香、烏鎮三色點寓意五谷豐登…… ![]() 菜單 “烏鎮之夜”水鄉韻,來年“烏鎮時間”,何妨“醉臥春風深巷里,曉尋香旆小橋東”。 ![]() 其實,在桐鄉還有許多 好吃的美食…… 面食 面條,流傳千百年的鄉土食物,在桐鄉衍生出一個街知巷聞的名詞:阿能面。“阿能面”一言概之:湯緊、味甜、料鮮、面細。 除了阿能面,取材自本地湖羊慢火燒制而成的“羊肉面”,溫暖了桐鄉人一整個冬天…… 阿能面 ![]() 阿能面已然成為了桐鄉面的代名詞,來到桐鄉,一定要去吃一碗正宗的阿能面,味道鮮甜,湯濃卻不膩,咸淡也恰到好處,吃完一碗仍覺得回味無窮。 推薦店家:阿能江南小鍋面 美食坐標:振東新區校場東路1796號 羊肉面 ![]() 桐鄉羊肉面的吃法別具一格。吃的時候先把面覆在羊肉上,過會兒,羊肉的香味就會慢慢浸透面條,面條軟潤而富有彈性,羊肉酥香肥嫩,紅燒的醬香和適度的甜,十分入味。 推薦店家:咬強羊肉美食坐標:桐鄉市區公園路95號 干汁小青蟹面 干汁小青蟹面,用小青蟹作為澆頭,與綿長的細面合二為一,面條潤滑,且勁道十足,還帶著青蟹的鮮味。有心的大廚還專門搭配了一碗青蟹濃汁,在面條上澆上些許。這滋味,叫人心醉。 推薦店家:阿根面店 美食坐標:龍翔街道秀溪路5號 小吃 小吃是最能反映地域飲食文化。流傳百世的“三珍齋”醬鴨、潤潔如玉的“金鑲玉嵌”、寓意“芝麻開花節節高”的高橋糕…… 桐鄉的這些獨具江南特色的小吃,你都吃過嗎? 金鑲玉嵌 ![]() 金鑲玉嵌上下兩塊用土方法做的雞蛋糕,好似兩塊燦燦的黃金。中間夾著的,潔白晶透的蜜糖糕就像一塊潤潔的玉。金玉相得益彰,于是就有了這個美麗的名字。 推薦店家:山山休閑食品廠 美食坐標:屠甸鎮中大街13號 油墩 ![]() 外脆里糯,咸香誘人,油墩也是桐鄉老百姓喜愛的民間美食。 推薦店家:知味鮮 美食坐標:濮院鎮詠梅西路60號 桂花年糕 ![]() 桂花村是桐鄉石門一個百年古村落,由于栽培桂花的悠久歷史和巨大規模而得名。 桂花村村民都有祖傳的手打年糕的技術,聰明的桂花村村民把年糕與桂花巧妙地結合起來,做成了一道美味的小吃——桂花年糕,甜而不膩、糯而不黏、芳香四溢。 推薦店家:石門桂花村 美食坐標:石門鎮大轉盤往南500 麥塌餅 ![]() 剛剛做好的芽麥塌餅,一股草香混著芝麻香撲鼻而來,吃來外焦里嫩,糯香四溢。 推薦店家:石門鎮桂花村 美食坐標:河山鎮王家弄村 姑嫂餅 ![]() 姑嫂餅是桐鄉烏鎮的傳統名吃。相傳,烏鎮曾有一家庭作坊專門制作一種小酥餅,生意十分興隆。主人制定了關鍵技術傳媳不傳女的家法。 年深日久,小姑對嫂嫂的妒忌心與日俱增。有一天,小姑趁嫂嫂不備,往配料中偷偷撒了一把鹽搗亂,豈料這一把鹽撒得恰到好處,出爐的小酥餅甜中帶咸,味道更佳。“姑嫂餅”也由此得名。 推薦店家:泰豐齋 美食坐標:烏鎮桐烏公路浮瀾橋南堍米處300 滿桃片和一口酥 ![]() 滿桃片,扁形纖薄,把一格新鮮出爐的滿桃片,均勻地切片。于是,這滿桃片就像扇子一樣緩緩展開。中間夾著的飽滿新鮮的大核桃肉,也清晰可見。 一口酥,個小,酥松,甜咸適口,鮮美異常,一直以來都享有盛譽,被譽為“袖珍點心”。 推薦店家:高橋佳美糕點 美食地標:高橋鎮中興路82號 還有…… 肉月餅 ![]() 定勝糕 ![]() 茶糕 ![]() 粽子 ![]() 土菜 桐鄉美食最大的特點在于接地氣,很多口感誘人的特色菜肴都藏在民間的小館子里。 除了喜食土菜,謙和溫婉的桐鄉人也有著不安于現狀、積極進取的心。麻、辣、鮮、香的“桐鄉煲”,一改江南清淡的風味,幾分鮮美幾分醉人。 紅燒小羊肉 ![]() 紅燒小羊肉須先用大火,后用文火燒煮。不需太多湯,慢火中就將其精華凝聚在肉中。羊肉色澤紅潤,肉香嫩滑,毫無膻味,連骨頭里都能吮出汁兒來。 推薦店家:紅燒小羊肉 美食坐標:崇福鎮上市集鎮17號 桐鄉煲 ![]() 這味被收入百度百科的美食,以其麻辣鮮香而著稱,成為桐鄉名副其實美食界的一“寶”。桐鄉煲有很多的種類,人們熟知的有明蝦煲、黑魚煲、肉蟹煲、牛蛙煲等。無論是哪一款,都能讓你的味蕾獲得極大享受。 推薦店家:利華煲店 美食坐標:市區復興路與鳳鳴路交叉口 醬鴨 ![]() “三珍齋”在秉承烏鎮千年飲食文化,吸收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博采眾長,融入自己獨特的技藝,加工出的醬鴨有“冬日不凍,夏日不餿”的特點,從而有了“鹵味大王”之稱。后來,“三珍齋”改良工藝配方,使得醬鴨更具風味,色澤紅亮、柔嫩味鮮、芳香油潤、酥香不膩。 推薦店家:三珍齋 美食坐標:烏鎮鎮環城東路工業園區 |
|
來自: cxag > 《美食地圖遊記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