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我們的耳朵不光負責聽力,在小小的耳朵上,還分布著93個穴位,全身器官組織在這里都有特定的反射區。 當身體有病變時,往往會在耳朵相應部位出現疼痛敏感,其皮膚的感應也會發生變化。這樣,通過刺激耳朵的相應部位,就可以預防和治療相應的疾病。 這些都來源于祖國的中醫理論。中醫通過耳朵類似一個倒立的嬰兒,也通過局部反應整體的觀點,觀測到這種奇特有趣的對應關系,還發展出豐富多樣的“耳式”治療法! 今天我們就提供一套有趣的揉搓耳朵養生法,只要每天堅持揉搓10分鐘,絕對有利于五臟六腑及全身的氣血循環。且簡單易學,效果明顯! 耳垂,是耳朵的頭面區,這一區域的穴位與人的頭腦、面頰關系密切,經常按揉耳垂,可以美容養顏、提神健腦。 動作要領:將食指和中指并攏塞入耳腔,拇指放在耳垂后面,3個指頭盡量將頭面區全部捏住揉動。食指和中指不動,拇指做搓揉動作,順時針揉50次,逆時針揉50次。再把耳垂往下拉一拉。 耳窩是耳朵的中心區,五臟六腑對應的穴位都在耳窩里,對耳窩里的各點進行刺激能調和五臟。耳窩不容易搓揉,所以要用手指掏。 動作要領:把食指或中指的指甲減掉,放進耳窩里,用力來回掏,爭取讓手指觸及耳窩的每一處,每天掏100次。 耳廓外緣的耳穴主要應對于人的四肢。一般肢體健壯而敏捷的人,耳廓外緣比較寬大;肢體瘦小的人,耳廓外緣就相對窄小。長期揉耳廓外緣,可以使四肢強健。 動作要領:用拇指的全部和食指的大部分夾住耳朵外緣,來回揉搓,每天100次。 耳朵上的三角區就是三角窩、對耳輪下腳和耳輪與三角窩相鄰的部分,它對應于人體的泌尿生殖系統,還有交感、神門兩大要穴。捏住這個區域,可以滋陰補腎,還能調整體內植物神經,調節排泄機能。 動作要領:食指和中指托住三角區的背面,拇指按在三角區上,捏緊,食指和中指不動,拇指做揉搓動作,先順時針揉搓50次,再逆時針揉搓50次。 耳背上有一條溝,叫降壓溝,它對應人體的脊背。摩耳背的作用相當于捏脊,可以調暢全身的氣血。 動作要領:另側手拇指塞進耳窩,食指和中指從反面托住降壓溝,同側手食指指腹沿著降壓溝從上往下摩擦,每天摩擦100次。 在對耳朵的各個區域進行了一遍按摩之后,還要搓一次全耳。這樣可以使在先前按摩中獲益的部位氣血更加通暢,通達全身。 動作要領:用手掌搓耳朵,前后搓50次,再上下搓50次。 這套動作做完后,如果覺得耳朵發燙,渾身充滿暖意,手上也微微出汗,說明效果達到了,全身的氣血、經絡和臟腑都得到了一次鍛煉和清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