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 Dec.4,2017 《名醫王幸福醫案》 第10期 白芍被稱為白花芍藥,花卉風姿瀲滟,根莖入藥極佳,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和藥用歷史。在中醫的養血方中多用白芍,如眾所周知的四物湯,白芍與熟地黃、當歸、川芎配合,用來補血調經。 除此之外,白芍經過不同的配伍,還有更廣泛的應用。如何妙用,才能更好地發揮其效呢? 本期,六源中醫《名醫王幸福醫案——常用中藥講解》系列第五篇,為大家講述王幸福老師應用白芍的經驗總結。希望能為迷茫中的學者們帶來一些指引,并期待同道們探討交流。 常用中藥講解之白芍 白芍概說 芍藥首載于《本經》,不分赤、白,至陶弘景開始將芍藥分為白芍與赤芍,白芍為毛茛科植物芍藥的根,以根粗、堅實、無白心或裂隙者為佳。生用、炒用或酒炒用均可。 生用,長于養陰; 炒后寒性緩和,長于養血和營; 酒炙止痛。 性能特點 白芍氣味微苦、酸,不過《本經》載其“苦平”,其性微寒,既能養血,還能養肝陰、養脾陰,故歸肝、脾經。 功效應用 1 補血 白芍微寒,能養血益陰,調經止痛,是治療血虛證的最常用藥物之一。用治血虛之頭暈、月經量少、閉經等,常與熟地黃、當歸、川芎同用,即四物湯;治療血水同病之月經不調、水腫或腹瀉等,宜配伍當歸、川芎、茯苓、白術等,如當歸芍藥散。 2 益陰 傳統認為白芍能夠止汗,是通過其味酸收斂來實現的。而筆者認為白芍止汗的機理有二:一是通過其養陰作用以治盜汗,二是通過配伍桂枝調和營衛以治自汗。如治療陰虛盜汗,常與生地黃、牡蠣等同用;用治營衛不和之表虛自汗、惡風、脈緩等,常配桂枝、甘草、生姜、大棗,即桂枝湯。 3 平肝 本品入肝經血分,能養肝血,斂肝陰,平肝陽,而柔肝止痛,為治療肝經諸痛之良藥,也是養肝陰的主藥。用治肝郁脾虛之腸鳴痛瀉,與防風、白術、陳皮同用,即痛瀉要方;用治肝陰不足,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配牛膝、龍骨、牡蠣等,如鎮肝息風湯。 4 止痛 白芍具有良好的緩急止痛作用,常與甘草配伍,即芍藥甘草湯,該方來自《傷寒論》,主治“腳攣急”,即小腿抽筋。對于老年人、糖尿病、腫瘤術后、體瘦患者、孕婦等,不管以何種主訴來就診,只要伴有腿抽筋者,必用芍藥或用芍藥甘草湯。如果患者大便正常或溏者,芍藥用量宜小,一般不超過20g;如果患者大便干結,芍藥用量在30g以上,如大便干結如栗而難下,五六日一行者,芍藥用量多在60g以上。 5 利尿 《本經》謂芍藥“利小便”,《名醫別錄》謂之“去水氣”,然藥理研究并不支持,現今中醫臨床利尿時一般不會選用白芍。真武湯來自《傷寒論》,主治陽虛水停之水腫、腹水、泄瀉等,筆者治療肝硬化腹水時首選該方,藥理研究雖然沒有證實芍藥的利水作用,但從不丟棄方中的芍藥,療效滿意。 6 止血 臨床上除了止痛外,我還用于止血。用大劑量白芍止血,這是根據岳美中經驗引《芷園醫話》之說。白芍重用至一兩以上,止血效果往往神妙而不可言。 用法用量 煎服,5---60g。大便正常或瀉者,芍藥用量不宜大,多在20g以內;若大便干結者,多在30g以上。筆者治療一例腎結石患者,大便不通,腹痛難忍,小便不下,白芍每劑用至200g,僅服2劑,便暢痛止,諸癥全無,而無明顯的不良反應。 使用注意 白芍不宜與藜蘆同用,這是十八反中的內容。 ? 驗案 劉某某,女,40歲 這是一例電話遠程指導治療的病例,患者在黑龍江,崩漏一個月,經血淋漓不斷,時多時少,人也虛弱無力,連上下樓的力氣都沒有了,頭暈,心悸,納少,惡心,大小便尚可,脈舌象不明。 西醫西藥止血無效,很是恐慌,經人介紹不遠干里電話求治。崩漏這么長時間,盡管沒有面診,根據口述癥狀,基本可以判斷為氣血虛虧,擬補氣斂澀,雙管齊下,處方: 生黃芪60g 當歸30g 生地30g 白芍100g 藕節30g 生地榆60g 生龍牡各30g 仙鶴草50g 烏梅30g 三副 水煎服 日三次。 三天后電話復診,告之,吃完藥,下血稍有減少,但惡心嘔吐,小腹下墜。令其加姜半夏30g生姜10片,再服一劑,后來述,仍然惡心,想吐,吐不出來很難受。我認為是虛的太厲害,胃氣偏弱,藥輕病重,又易方: 生黃芪120g 當歸30g 白芍100g 桑葉30g 生地榆60g 紅參15g 仙鶴草50g 烏梅30g 大棗10(切) 二副 水煎服 日三次。 兩日后再診,言之,血大量減少,但還不凈,時有時無,量不多,人稍有精神。說明此方已見效,略為調整,擊鼓再進,上方白芍減量為60g,畢竟偏寒,再加海螵蛸15g,進一步固澀。 陳皮10g炒三仙各15g生姜6片,調胃。 二副 水煎服 日三次。 兩日后電告于我,血已完全止住,無血了。但人還是虛,沒勁。此為虛虧的時間大長,無形之氣易補,有形之血難復,令其將人參歸脾丸合左歸丸,加一倍量,堅持服一個月,善后。 ? 名醫風采 王幸福大夫 中醫世家,副主任中醫師。具有40多年臨床經驗,注重臨床療效,崇尚大道至簡,效法仲景;鄙視裝神弄鬼,故弄玄虛。治過數十以萬計病者,療效顯著,深受廣大患者愛戴,著有臨床心悟文集四部《杏林薪傳》《醫燈續傳》《杏林求真》《用藥傳奇》,多次印刷,銷售一空,為廣大中醫同道喜愛,粉絲數十萬,是國內著名的中醫臨床家,擅長治療各種疑難重病。 ○ 內容 | 王幸福 ○ 編輯 | 小央 本文醫案僅供學習交流,非醫學人士請勿模仿, 如有需要,請在執業醫師指導下服用。 |
|
來自: AB向往神鷹 > 《58.王幸福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