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壩一峽”一日游,指坐船游覽世界第一壩——三峽大壩、中國第一壩——葛洲壩,以及西陵峽。
昨天經過游客中心,進去問了一下游價。服務員態度生硬,告知要250元。記得攻略上說188嘛!打開手機一看,同是這家公司,攜程上188,評價返現后160。

早上游輪啟航半小時,便見一座大壩連接了兩岸和江上一座小島。實地體驗了船只進閘、關閉閘門、水位提升、水漲船高、船過大壩的感覺。




一會兒到船尾看關閘,一會兒到船頭看開閘,船上眾人舉著相機手機猛拍,人人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葛洲壩雖與三峽大壩不可同日而語,但它是長江上的第一座大型水電站,也是中國人的超級工程!



翻過大壩,水面寬闊,兩側多了懸崖峭壁和奇峰怪石,重重疊疊的大山間,一江清水緩緩流,船來船往好不熱鬧。這就是久負盛名的西陵峽了。據說,只有它還基本保持大壩蓄水前的原貌。








層巒疊嶂,村舍散落。岸邊出現了新的村落群及仿古廊橋,是一個好幾A的景點。本來想過幾天去游覽的地方,顯然是經過了打造,如此模樣,再一看要180的門票,便讓我興趣全無。咱,還是喜歡大山里的三峽小戶人家。


石牌!岸邊一塊路牌一晃而過。原來,這地方就是宜昌抗戰史上著名的石牌大戰發生地。資料介紹,石牌保衛戰,是國軍在抗戰中以弱勝強并取得較大勝利的一次著名戰役。石牌保衛戰是抗戰的重大軍事轉折點,西方軍事家譽之為“東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三峽大壩,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初一看,似乎不太壯觀。其實,壩體及廠房、機組等都在水下呢!露出水面的僅僅是建筑的一小部分。


上岸、換車、進入廠區,一會兒俯視,一會兒平視,再一會兒仰視,幾個觀景臺輪流轉,壩體、泄洪通道、航行階梯閘門,一一呈現眼前。
浩浩大江被截兩斷,上下水位落差達110多米,相當于30多層樓的高度啊!
一條條大船正在排除過閘。通過五級階梯閘門的提升,類似五次通過葛洲壩閘門一樣,大壩正在迎送送船只來來往往。
“大盤爬樓梯,小船(小于萬噸船)坐電梯”。廠方導游說,近年興建的閘門,可讓小于萬噸的船只坐電梯翻越閘門,大大減少了過閘時間。





因地質安全、移民搬遷、環境影響、自然景觀改變等諸多問題,三峽工程開建前有爭議,建成后仍爭論不斷。網上至今還有好多非議。


庫區邊上的屈原故里——姊歸城。老縣城已淹入水中。


取自江底花崗巖巖芯,壩址區如此地質,據說可以防震。

激流險灘固然好看,但風平浪靜、水流清澈何嘗不也是一道風景?更何況,水流平緩有利安全行船嘛!
據說,建成前年通航量是三千萬噸,這些年達一萬多噸。
強大的蓄水調峰功能,也讓長江中下游汛期增添了一道保障。
高壓線鐵塔,正在把清潔電能瞬間送達長江中下游。我在工作時曾經到訪過華東電網。記得上海用電量的約十分之一來自三峽和葛洲壩。這意味著停下了多少燃煤機組,減少了多少二氧化碳排放所帶來的空氣污染啊!
當然也有弊處。但哪項工程沒有利弊兩面呢?咱雖說也不懂,但不喜歡閉著眼睛往已經建成的國家超級工程上抹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