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個作家說得好:“一個擁有知識的人,不一定能走多遠,而一個擁有自信的人,卻能走遍天涯海角。”
對于正在成長的孩子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時刻激勵他,使他不喪失自信。
小時候,我們從父母、老師那里聽到的話,會讓我們記憶深刻,長大以后會持續受其影響。如果孩子不能對自身及整個世界產生正向的認識,即使他們心里都認為自己是最好的,但多數情況下還是會根據周圍人的評價來對自己進行判斷。
所以,父母和老師的話,對孩子來說分量是很重的。一句稱贊可能造就一個未來的人才,而一句不經意的貶損,也可能毀掉一個人的一生。
沈丹萍大家一定不陌生,她是一個非常漂亮而且演技高超的電影演員。小時候,她的父親怕她因為自己的天分驕傲,經常對她說:“你長得并不好看。”所以,她從小走路都是低著頭,對自己的外貌一直很沒自信。 02 直到有一天,她的表哥說:“你這么漂亮,應該去文工團試試。”她一去就考上了。跳了兩年舞之后,表哥又對她說:“你可以去戲曲學院或電影學院試試,我覺得你有非常好的表演才能。”她去試了,結果兩個都考上了,最后選了電影學院。可因為爸爸的話,她對自己的外貌依然很沒自信。 有一天,她遇到了一個叫烏韋的老師,后來成了她的丈夫。烏韋總是贊美沈丹萍,說她長得漂亮,編織的地毯漂亮,全世界無人能比。慢慢地,沈丹萍找回了自信,開始變得什么都行了。
沈丹萍說,烏韋就是這樣,他永遠在激發她,肯定她。對于一個女人的婚姻來說,她覺得烏韋是上天賜給她的禮物。
但并非所有人都像她這樣幸運,遇到改變她的人。更多的人在年幼時,因為受到“你不行”的打擊,優秀的才能從此被扼殺。長此以往,在關鍵時刻這樣的想法就足以致命。 03 有個中國女孩,一年級時,老師說她弱智,她媽媽把她送去了弱智學校。 五年級參加弱智生運動會,跑步得了冠軍,但醫生一檢查,說她很正常,不弱智,于是取消了名次。記者采訪她時,問她現在什么感覺,她說我剛來的時候我覺得他們都有病,他們說他們沒病,覺得我有病。后來慢慢我跟他們學,我也有病了。
而有一個美國小男孩,從小就一條腿長,一條腿短。他問媽媽:“我為什么一條腿長,一條腿短。”媽媽說,所有的孩子生下來都一條腿長,一條腿短。孩子不信,說:“為什么他們跑起來就挺好的,而我一跛一跛的。”媽媽說,那是他們勤奮練習的緣故。 怎么練呢?長腿,腳掌著地;短腿,腳尖著地。要不然咱們試試?從此,小男孩天天刻苦練習,最終成為一位非常成功的運動員。
潛意識對人生的影響非常之大,而潛意識是在童年就形成了的。
一個孩子小時候聽到、看到的東西會深深埋在心中。如果你愛孩子,就要想好為他提供什么樣的成長環境,給他心底留下一句什么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