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味堪稱是最復雜又最和諧的味道之一,沒人不喜歡鹵味。各地鹵味殊途同歸,無非就是蛋白質 油脂 香料的組合。吃起來又特色鮮明,廣式鹵水的大甜大咸,潮汕鹵水的香氣雋永,還有川湘鹵水的辛辣過癮。 大的口味可以這樣做粗暴地劃拉出一個框架,但鹵水的精妙之處又在于吃在嘴里那一口很細微的差別。把鏡頭縮小到隨便哪個地方的菜市場,管它是潮汕還是廣州還是成都,菜市場里隔鄰兩家鹵水攤子的味道,又多少有些不一樣。外行人很難吃出個所以然來,老板多放少放了哪一味香料,你不知道的。一鍋子鹵水一燒,味道就融合了,精妙的地方拆解不出來,喜歡的口味只能當回頭客不斷地買。 今年年初我做了一款潮汕鹵牛肉的產品(可戳),現在仍然架上,一年下來陸陸續續賣了幾千份。挺好吃的,淡雅醇香,但幫我做這款鹵牛肉的老師傅(簡直是必然地)不會告訴我具體配方。我只在年初和他聊天的時候抓到過一個很有用的信息,老師傅說:鹵味里面多用那一味材料,就真的很不一樣啊。雖然有些費工夫,但...真香。
蔥白和香菜根的用量大概是這樣: 潮汕老師傅提到的那一味配料,就是香菜根。 很多人吃香菜會舍棄香菜根,這實在是整棵香菜里風味最濃郁的部位,揮發出來的醛類物質讓人欲罷不能,佐粥下酒都相當精彩。湘菜里有一道經典的小涼菜,專門涼拌香菜根:取香菜根部大約4cm的長度,洗凈之后刮凈根須。用一點鹽、一點老抽、一點蠔油和一點蒜拌勻就行,喜歡辣口的人也可以加一點剁辣椒或辣椒油。 這樣的香氣,用在鹵味里面也非常出彩。啊你說你不吃香菜?我覺得這個做完之后沒什么明顯的香菜味道,被鹵水融合掉了,不是極端排斥香菜的人真的建議試試看。 目標是做成功率最高的菜譜: 我已經幫你試了所有的錯,唯一失敗的理由是你不去做。
1. 煎豬蹄 把豬蹄洗凈擦干,煎鍋里放入大約1瓷勺油,開中火燒熱之后把豬蹄皮朝下煎到有些焦黃,再翻面煎到另外一面也變色。 我做了一個稍微有些冒險的舉動,看超市買來的豬蹄處理得干凈也沒什么味兒,就直接入鍋給煎了。如果你平時買到的豬蹄腥臊味兒會比較重,那么還是要放到涼水里煮開焯水之后再煎。 但無論如何預處理豬蹄,都要注意,用廚房紙巾把豬蹄表面盡量擦干,才好煎香上色。 2. 拍個蒜 豬蹄在鍋里煎熬的時候 ,順便把大蒜拍開。蒜皮千萬不要去掉!留著。 3. 炒香料 用一只鑄鐵鍋或砂鍋,放入大約2瓷勺油。中火燒熱之后把姜片、八角、拍碎后還連著皮的蒜頭、蔥白和香菜根一起入鍋,小火炒出香氣。 香氣會來得很快,稍微炒上半分鐘,讓它濃郁一些 用香菜根的妙處,在下鍋那一刻就體現出來了。不同于使用一大堆各色各樣香料的沉悶感,香菜根的香氣輕盈又不浮夸,就真的是很巧妙!! 4. 炒糖色 一邊聞著香菜根的味道,一邊非常愉快地進入到了下一步。把鍋里的香料撥到一邊,視情況再在鍋子的空地里加1瓷勺油,把冰糖放進去略略翻炒。 此時一直保持小火,用鍋鏟背把冰糖壓一壓,讓它加熱之后快點碎掉。 冰糖碎渣子泄開了一灘,最外圍開始有明顯的變色 小火燒到糖漿冒大泡,就完成了一個非常簡單的炒糖色。 要耐心地等到糖漿冒泡 5. 鹵豬蹄 把煎好的豬蹄入鍋,加入生抽、老抽和料酒。再補一些清水,讓液體沒過豬蹄。 大火燒開湯汁,用筷子點一點嘗嘗,很淡的風味,咸度只有2分。這就對了,關上鍋蓋用中小火慢慢煮上1個小時。
* 如果你還記得那道娘man平衡的黃瓜拌豬蹄(可戳),大概就能記得當時試的煮豬蹄的火候。高壓鍋壓過的豬蹄過于柔軟(并且在這道菜里鹵味不容易進去),小火煮上45分鐘又會有些韌。煮上1個小時剛剛好,軟軟糯糯的但又不會完全失去嚼勁,是我喜歡的口感。 煮上1個小時,筷子戳一戳,可以很輕易地戳進豬皮。 轉大火,收干湯汁就可以出鍋了~ 從收湯汁開始,我建議你就不要離開灶頭。尤其當觀察到鍋里的湯汁越來越少,只剩鍋底淺淺一層冒出大泡,這個時候最容易糊鍋。不要走神,收得你喜歡的程度馬上關火。 湯汁收得越濃,豬蹄顏色就變得越紅亮,這是糖分的魅力。炒糖色、生抽、老抽,對此亦有貢獻。 等湯汁完全收完,鹵汁的味道也濃濃地裹到了豬蹄上。和一開始嘗到的湯汁咸淡感一對比,完全不像是同一鍋湯里出來的。鹵味的味兒一定是慢慢鹵進去的,調味一開始要收斂一點,最后的成品才有余地(用人話說就是一開始太咸了后面會沒救)。 我會把鍋底的湯留下一點點不完全收干,可以和豬蹄一起罪惡地拌飯。雖說除了香菜根之外的鹵料用得非常簡單,但真是咸、香、甜完全平衡了,好吃! 不喜歡甜口的人,也可以改成辣味的版本。去掉冰糖,去掉炒糖色的步驟,在炒香所有香料之后,再放入干辣椒(晚放一點免得容易糊)。其他步驟不需要改,就是一個辣口版本的鹵豬蹄。不過我還是覺得,在這個配方里,上面甜口風味的更好吃吶,辣味的版本反而有點單調。 香菜根是這道鹵味的點睛之筆,我用最少的香料把它的風味試了出來,表示相當滿意。如果你已經有了自己的鹵味方子,試試看多加一味香菜根呢~ 會有驚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