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必讀】 10后的孩子原來在想這些,每位家長都該看看 水木然 正如教育家懷特所言:“教育不是為了教人謀生,而是教人創造生活。” 現如今的家庭教育之難,難在什么地方?各位父母,你真的了解現在的孩子嗎? 近20年來,大概8000個家庭案例,得出如下結果: 01 從1993年以后孩子們就開始不一樣了 1993年中國取締了糧票,當一個民族吃飯不愁,我們會愁什么呢? 我們的需要開始變得不一樣了,人對人的需要也不一樣了。這些特征越來越明顯,在10后孩子的身上體現到了極致。 讓我們來看看當今孩子的基本特征: 他們大多都是獨套公寓里的獨子,就算不是獨子,最多也只有一個兄弟姐妹。現在的孩子帶著天生的孤獨感來到這個世界。 人一孤獨,思考力就變得非常強,所以麻煩就來了,既不思考吃,又不思考穿,他就過早地思考了一個終極問題,最高哲學問題,“我存在有什么意義?” 所以我們教育面對的問題是我們得知道自己的子女是什么人,才可以有方向。 02 當今的孩子背負著沉重的情感負擔 上海這樣的城市里,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有六個人圍著他,這六個人會把最好的付出給他。 我看到一個四歲的孩子跟奶奶說,奶奶,我長大后賺錢給你用,是因為他覺得奶奶對他太好了。可是等到十幾歲他就搞清楚了,他報不了這個恩,因為這些大人又不會要他的錢來回報,他們要的是孩子去讀名牌大學。 每年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高三的學生來找我咨詢,他們所有的癥狀都是一樣的:到了高三不投入學習,整天看手機,整天看小說。 你問他想不想考大學?他回答,想,還要考好的。那為什么不投入呢?因為他們焦慮不堪,怕考不好愧對父母。 我跟這些孩子說: “誰告訴你,你家長的幸福要你來負責任?孩子們,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對另外一個人的幸福負責任。比如說兩個人談戀愛,一個男的對女的說‘嫁給我吧,我會給你一生一世的幸福’,結果沒有三天就吵翻天了。孩子們,你記住,幸福是自己的主觀人生體驗。” 03 當今的孩子對話語權要求很高 現在孩子的特征是對話語權要求非常高。這絕對是一個很特殊的現象,在中國幾千年來是沒有的。 首先,人的環境不一樣。我們小時候被教育成“大人說話,小孩別插嘴”,我們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現在孩子的生活是這樣的,他在家里沒有兄弟姐妹,直接跟大人對話,為什么你說話我不可以說話呢? 所以各位,你想想看,有這種平等話語權要求的民族,它怎么不是進步的呢? 水木然認為中國正在經歷一個激蕩的大年代,社會變化日新月異,這一代孩子所面對的世界已經不再是原來那個世界,誠心的希望家長和老師能夠讀懂這一代人! 04 當今的孩子都很善良 我們所有的1993年以后孩子的父母都會說他的孩子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有一點,孩子是非常善良的。這就是中國的希望所在。 小孩子很善良,原因是他有愛,他是浸潤在愛當中長大的,他是在一個物質豐厚的時代里長大的,這樣的人他一定善良,一定有愛心。 愛心不是空穴來風,愛心是有條件的。現在的孩子具備了基礎條件,所以他有同情心,他同情弱者,他愛別人。所以他的道德判斷水平要比我們這代人高多了。 因為不同的身世,兩代人的道德水準是不同的。 所以我覺得非常有信心,后面的年輕人他們會越來越好,他們沒有經過文化大革命,這一代孩子是有希望的。我們做家長的絕對不要辜負了他們,他們都是好孩子。 05 當今都市里的孩子現實感非常弱 當今都市中的孩子現實感非常弱也是教育的結果。 我們的孩子從小到大一切現實事務都被替代了,他們只知道好好學習,而我們的學校也沒有提供給孩子處理事務的可能性,除了學習和補課沒有其他活動。 孩子在現代化的電腦世界里生活,現實感很弱。他們在虛擬的世界體會到真實感,在真實的世界里有虛擬感,這就是他們的特征。 有一個場景,有幾個四、五歲的孩子,他們在一間沒有大人的房間里。如果我們以常識來看,這個房間一定翻天了,地上都是水,弄得一塌糊涂。 但現實是,這個房間門一打開,鴉雀無聲,每個小孩都很安靜,比老人院還寧靜。 這就是我們的孩子,他們“一不怕死,二就怕苦”。 我們一定要了解我們的孩子,這些都是他的內心的一些痛苦點。 06 當今的孩子對個性化生活要求非常高 他們還有一個特征,個性化要求非常高。 我們小時候被教育成“你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你是沙漠里的一粒沙”,現在的孩子是“我來過了,雁過留聲,你們怎么可以不知道我來過?”他必須要展現個性。 如果你要壓抑他,他就抗爭。抗爭的途徑方法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跟你打,我們叫逆反。 為什么逆反?逆反是因為你不允許他長大。 逆反有“硬抗”這樣的形式,就是你說東他一定要說西,你說要好好讀書考高中,他就跟你說要考職業學校。 那么“硬抗”還好一點,如果“軟抗”就麻煩了。 如果老師、家長“強大無比”,是“不可戰勝的”,孩子反抗的能量應付全部轉移到里面,結果各類精神問題都出來了,導致現在15歲以后的孩子,神經癥高發。 我們培養孩子健康是很要緊的,所以要充分滿足他的個性展現,我們的學校德育活動要有這樣的意識。 —END—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