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自家的店 長按右邊二維碼, 識別后, 便可入店選購。 更多折扣和定制服務, 請聯系我們 微店地址: http://weidian.com/s/830822453?wfr=qfriend 一、北美位置、范圍 圖解圖說 1.經緯度位置:位于25°N~85°N,20°W~168°W。 2.海陸位置: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灣,東靠大西洋,西臨太平洋。 3.范圍:加拿大、美國、格陵蘭島(丹麥)。 北美和北美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政治地理學概念,后者是自然地理學概念。北美和拉丁美洲(簡稱拉美)構成完整的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也構成完整的美洲。 二、南北縱列的地形 圖解圖說 1.地形類型及其分布: (1)西部高山區:落基山脈、海岸山脈、內華達山組成科迪勒拉山系北段。年輕,多火山地震,海拔高。 (2)東部高原山地區: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脈。古老,久經侵蝕,海拔較低。 (3)中部平原區:中央平原,北部的多冰蝕湖,南部的密西西比河平原,西部的大平原。 2.地勢:兩側高,中間低。 三、深受地形影響的氣候 圖解圖說 北美氣候類型多種多樣,有溫帶大陸性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高原山地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極地氣候等,其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范圍最大。 北美年降水分布 圖解圖說 北美氣候深受地形影響: (1)西部的山脈高大,呈南北走向,來自太平洋的暖濕氣流受到高大的海岸山脈阻擋,在西側的迎風面形成多雨的濕潤地區。落基山脈和海岸山脈之間的高原和盆地降水稀少。降水由沿海向內陸急劇減少,等降水量線比較密集。 (2)東部的高原、山脈低緩,中部的大平原縱貫南北。冬季來自北冰洋的寒冷氣流,可迅速南下至墨西哥灣,所以冬季氣溫低,并形成暴風雪;夏季,墨西哥暖濕氣流也可北上,使北美中部和東部普遍暖熱。 四、北美的河流 北美主要的河流 圖解圖說 1.北美河流眾多,流量大。主要河流有圣勞倫斯河、育空河、馬更些河、哥倫比亞河、密西西比河、科羅拉多河、格蘭德河、俄亥俄河、阿薩巴斯卡河、阿肯色河、薩斯喀切溫河和密蘇里河等。全洲平均年徑流總量約82000立方千米,僅次于亞洲和南美洲,居各洲第三位。 2.北美洲的外流區域約占全洲面積的88%,其中大西洋流域面積約占全洲的48%。除圣勞倫斯河外,所有大河都發源于落基山脈。落基山脈以東的河流分別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內流區域(包括無流區)主要分布在美國西部大盆地及格陵蘭島。 3.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世界第四大長河。除干流外約有50條支流可以通航,并有運河與五大湖相通,構成縱橫交錯的水運網,航運價值很大。 五、北美的湖泊 北美主要的湖泊 圖解圖說 北美素以多湖著稱,淡水湖總面積約40萬平方千米,尤其大型的淡水湖,數量為各洲之冠。湖泊主要分布在大陸的北半部。中部高原區的五大湖有蘇必利爾湖、休倫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總面積為245273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有'北美地中海'之稱。其中以蘇必利爾湖面積最大,為世界第一大淡水湖。 北美的五大湖 ![]() ![]() 1.這一巨大湖帶以東、以北及其東南,淡水湖泊星羅棋布,其形成與第四紀冰川作用密切相關。湖帶及其附近地區湖泊均以冰蝕湖為主。西部高山地區,由山地冰川侵蝕所成的冰斗湖以及由冰磧壅塞而成的冰磧湖為數也不少。 2.五大湖之間有運河相通。圣勞倫斯河與大西洋相連,大型海輪可直抵五大湖沿岸,促進了北美的經濟繁榮。五大湖各水面高度不同,由西向東逐級降低,伊利湖與安大略湖之間將近100米的落差,并有一個斷層陡岸,從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尼亞加拉瀑布。 3.尼亞加拉瀑布分為南北兩段,北端呈半環狀,名馬蹄瀑布,屬加拿大;南端稱亞美利加瀑布,屬美國。美、加兩國均在瀑布上修建了大型水電站。 六、移民大陸 北美移民的來源 ![]() 北美種族分布 圖解圖說 1.北美總人口約3億多,以白色人種為主,城市化水平高,自然增長率較低,通用語言主要是英語。 2.加拿大和美國的居民是由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組成。其中歐洲各國移入的白色人種占80%以上,英裔和法裔人數較多,還有來自非洲、拉丁美洲、亞洲一些國家的移民及其后裔。當地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過去叫愛斯基摩人)。 對點訓練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稱的海岸紅杉,生長快,壽命長,樹形高大,材質優良,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樹種之一。海岸紅杉適合生長在溫和、濕潤、多霧的環境中。目前,原生海岸紅杉僅分布于美國西海岸。1972年尼克松訪華時贈送的海岸紅杉樹苗栽種在杭州。現在我國已有多個省市引種海岸紅杉,有的地區已初具規模。圖a為美國原生海岸紅杉分布區及周邊區域圖,圖b為杭州和阿克塔的氣溫變化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 ![]() (1)描述原生海岸紅杉分布區的地形特征。 (2)分析原生海岸紅杉分布區多雨、多霧的原因。 (3)對照阿克塔的氣候特征,評價杭州海岸紅杉生長的氣候條件。 (4)指出海岸紅杉引種到我國后的開發利用方向。 【答案】 (1)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地勢東高西低。 (2)地處大陸西岸,距海近;位于西風帶,西風從海洋帶來大量水汽;地處迎風坡,多地形雨;沿岸受寒流影響,水汽易凝結成霧。 (3)有利條件:夏季降水較多。不利條件:夏季氣溫較高;冬季氣溫較低。 (4)提供工業原料;發展旅游;開展科學研究;改善環境。 【解析】 第(1)題,地形特征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主要的地形類型及地勢特點。根據該地等高線的數值可以看出該地的主要地形,根據東西部的等高線數值可以判斷地勢狀況。第(2)題,形成雨、霧的條件包括:充足的水汽、使水汽凝結的氣溫條件等。由圖可知,該地位于西風帶(39°~42°,大陸的西岸),從海洋上帶來大量水汽,地處迎風坡,地形的抬升作用,加上寒流(加利福尼亞寒流)的影響形成較多的雨霧。第(3)題,評價類題目要從有利、不利兩方面說明。從氣候條件看,杭州與阿克塔相比,氣溫年較差大,這是不利條件;從降水看,杭州夏季降水量大于阿克塔,這是有利條件。第(4)題,從題干材料“活化石”“材質優良”“最有價值”“生長快、壽命長、樹形高大”等可以得出開發利用的方向,既有經濟價值,也有觀賞價值、研究價值和環保價值。 知識拓展 哥倫比亞冰原 哥倫比亞冰原位于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亞伯達省交界處,北美最容易進入的冰川群之一。 ![]() 哥倫比亞冰原是整個落基山脈中最大的一個,面積約為325平方千米,深度180~300米之間,是地球上除了北極圈之外最大的冰原遺跡,也是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的大分水嶺。由于終年積雪不化,一片白色世界,就像一個天然的大冰柜。她為整個北美洲提供了潔凈的水和清新的空氣,1984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產之一。 ![]() 一般來說,至少提供兩個冰川的供給才能被定義為冰原,而哥倫比亞冰原卻可以提供大約8條冰川的供給。哥倫比亞冰原地區每年平均降雪厚度為7米。平均海拔高度為3000米。 由于全球氣候變暖等原因,哥倫比亞冰原以每年15米的速度向后退縮,目前已經后退了1.5公里了,冰原后退的痕跡清晰可見。 ![]() ![]() ![]() ![]() 北斗地理 權威考試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