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個地方的市民,每天工作都需要出國,而且還不需要護照,只要辦理邊民證,三、五分鐘就能在兩國之間來來往往,當天去當天回,很享受。 東興口岸位于廣西防城港市東興市境內,對應的口岸是越南境內的芒街口岸。東興(陸路)口岸是1958年建立的國家一類口岸,是我國邊境線上的重要口岸之一,也是批準對外開放的口岸之一。東興口岸過去曾是我國援越物資的輸出通道,1978年關閉,1994年經國務院批準重新開放。 東興口岸處于北侖河與越南哥龍河交匯處,目前口岸通關時間是8:00—20:00。每年進出口貨物近百萬噸,出入境人數每年高達300萬人次以上,在廣西同類口岸中位居第一,在全國陸路口岸中排名第三。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東興口岸在中國對外開放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東興口岸中越大橋出境,可到越南下龍灣旅游也可經越南的河內、胡志明市到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去觀光。中越大橋中間的一道紅線是中越分界線,人們出境便在此“跨一步而出國”。主要景點有大清國五號界碑、胡志明亭、口岸聯檢區、中越友誼大橋、越南免稅店等。 大清國五號界碑 大清國五號界碑位于現東興口岸旁的北侖河大橋下,是清光緒十三年(1890年)欽州知州李受彤所立,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這里曾經是代表中越邊境的界碑,隨著1369號界碑的設立,如今它只是一個歷史符號了。來這里與它合影留念的游客數不勝數。 1369(1)號界碑 號界碑:1369(1)號于2001年12月27日設立,位于東興中越友誼大橋中方一側橋頭西面。中越邊界陸地新界碑由云南為起點,由西向東計數,位于東興口岸的這塊界碑為第1369(1)號。此處界碑為界河雙立界碑,以北侖河主航道中心線為國界,雙方各退相同的距離在本國河岸上立界碑。越方一側相應在距離北侖河大橋上國境線相同距離的越方一側橋頭東岸設立了1369(2)號越方界碑。 口岸聯檢區 口岸聯檢區分為左右兩邊驗證出入境,右邊是出境通道,左邊是入境通道,中間是車輛出入通道,聯檢大樓始建于1994年,其功能是對出入境游客進行查證驗證、檢驗檢疫,里面有邊防、海關、衛檢、商檢等職能部門聯合辦公。 中越友誼大橋 橫跨北侖河的中越友誼大橋架接兩國民眾的友誼,是兩國關系發展的象征和縮影。老一輩東興人曾留下名言:橋通則興。如今,東興口岸已成為國家一級口岸;中越友誼大橋亦成為一條國際貿易、邊境貿易、跨國旅游的大通道。此橋是連接中越兩國人民友誼的紐帶,記載著中越兩國的歷史愴桑。大橋全長111米,橋中間有一條斑馬線,是中越大橋管理線,“跨一步而出國”橫跨于分界線上,便可體會到同一時間一身置兩國的奇妙感覺,凡來這里游覽的游客都會站在分界線上留影紀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