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姓爺鄭成功(四)——力克同安 兵圍潮州公元1647年,國姓爺鄭成功與叔叔鄭鴻逵合兵進攻泉州,最終為防清軍內外夾擊而遺憾退兵。第二年(公元1648年),南明浙江巡撫盧若騰等人投靠鄭成功,鄭成功部隊的實力及士氣均有所上漲,于是再次出擊。這回,鄭成功取得了第一次比較大的勝利——攻克同安縣城(現為廈門市同安區)。 現在的同安美不勝收 不過,這次勝利沒有特別詳細的記錄,可能在戰亂頻仍的時代,一座縣城的得失尚不值得大書特書。而且,繼攻克同安之后,鄭成功又率部圍攻泉州,期間清軍反擊同安,鄭成功最終沒有攻下泉州,同安也再次失守。這樣的結果,顯然也使得攻克同安的戰績黯然失色。 與仍處于“小打小鬧”階段的鄭成功相比,當時全國的目光轉而投向了清朝江西總兵金聲桓、王得仁及廣東提督李成棟的反清歸明,三位重量級將領的反戈一擊,一時之間讓全國大震,華中、華南地區風云變色,南明似乎出現了“中興”的一線可能。 李成棟畫像。據說促成了他反清歸明的,是一位小妾的以死相逼。 但結果是,南明朝廷內部仍然“狗改不了吃屎”,各方派系勢力互相掣肘的不亦樂乎,金聲桓、王得仁、李成棟只堅持了一年左右的時間,于1649年相繼敗亡。 與他們相對應的是,本來并不非常受重視的鄭成功,卻于1649年卷土重來,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從清軍手上攻取了漳浦、云霄等地,平定了達濠、霞美等被山賊土豪所盤踞的城寨。1650年,鄭成功又攻克了揭陽、普寧、惠來等縣,并圍攻潮州(當時這幾個縣和潮州都在明將郝尚久的控制之下,為李成棟所屬,但郝尚久曾襲擊鄭鴻逵,還曾在鄭成功攻打土豪山賊的城寨時派兵為難,雙方嫌隙極深)。 潮州這座城市,見證了鄭成功與郝尚久的明軍“內戰”。 鄭成功自起兵以來,第一次迎來了大發展的時期。憑借海貿的巨大經濟收益,鄭成功部隊有著相當完備的軍備,經過一系列征戰也獲得了寶貴的經驗教訓。到此時,國姓爺的大業似乎不可阻擋,潮州指日可下。但是,鄭成功進攻郝尚久,從當時的實際情況來說,仍然屬于明軍的內訌。在外部清軍壓力巨大的情況下,隱藏著不可忽視的巨大危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