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位于新干縣大洋洲鎮程家村。大洋洲大墓的發掘,改寫江南文明史,被專家稱為“長江中游的青銅王國”。 1989年,在距樟樹市吳城遺址20余公里的贛江東岸發現大洋洲墓(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出土各類青銅、玉器、陶瓷文物1300余件。其中,出土的青銅器最引人注目,是繼河南安陽殷墟、四川廣漢三星堆之后,商代青銅器的又一重大發現。 1 商代青銅器群 大洋洲出土的青銅器達475件,可以劃歸為五大類,一類是禮器和樂器,共52件;二類是農業工具和手工工具,18種共143件;三類是兵器,11種231件;四類是神器與法器,30件;五類是雜件,共36件。 ![]() 青銅胄 大墓的禮器可以分為三個類型。第一類是器物的造型和紋飾風格與中原地區一致,即所謂的“中原型”,如提梁方腹卣。第二類是器物的造型和紋飾作風基本是中原的,但是新增土著因素,即所謂的“融合型”,如臥虎大方鼎。第三類,器物造型的結構與中原完全不同,即所謂的“土著型”。如折肩鬲,是一種仿陶瓷器造型而鑄造的一種全新銅容器,為南方居民發明獨創,中原地區沒有。 出土的農業和手工業工具青銅器,是大洋洲青銅器群一大特色,在某些方面超過商王朝核心地區。其器類有犁鏵、耒、耜、鏟、铚、魚鏢形器、修刀、刻刀和手斧形器等,種類齊全,數量較多。這說明南方這一青銅王國的社會經濟以農為本,并兼及漁獵以及紡織和制作陶瓷器等手工業;同時也證明當時除使用木、石頭、蚌等農具外,還使用較多青銅農具。有些農具和工具如犁、鏢形器、修刀和手斧形器等為南方地區所特有。 ![]() 農具 出土的青銅兵器,其器種主要有矛、戈、刀、鏃、匕首、寬刃劍、勾戟、胄和鐏等,不僅品類繁多,且出現了不少中原地區未見而新干特有的器種,鑄造技術也相當高超。一些兵器上用玉石鑲嵌著精美花紋,應當為作儀仗用的非實用武器。 ![]() ![]() ![]() ![]() ![]() ![]() ![]() 兵器 ![]() 還有鼎、鬲、甗、盤(簋)、豆、壺、卣、瓿和瓚等器類,其中以鼎、鬲、甗等炊食器為主,酒器較少。 ![]() ![]() ![]() 2 玉器 大洋洲大墓中出土玉器754件(顆),其中較大件和完整者75件(串),屬禮器的有琮、璧、環、璦、玦璜;屬禮儀兵器的有戈、矛、鏟;屬裝飾品的有鐲、蟬、蛙、魚形墜、柄形器、筓形墜飾、圓形墜飾、項鏈、腰帶、長管、串珠、水晶套環以及神人獸面飾和側身羽人配飾等。種類繁多,造型豐富,紋飾繁縟,線條流暢,顯示南方古代先民高超的琢玉工藝水平和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 ![]() 玉器 ![]() 3 陶器 出土陶器139件,可分炊器和盛食器兩大類,炊器有鬲、鼎、釜和甗等;盛食器有缸、尊、壺、盆等。 ![]() 陶器 ![]() 大洋洲墓出土文物中有五件更是被評為國寶,其中青銅器3件,玉器2件:伏鳥青銅雙尾虎、立鹿青銅大甗、虎耳方鼎及側身玉羽人配飾、神人獸面形玉飾。 ![]() ![]() ![]() ![]() 珍品 資料及圖片來源:綜合各新聞報道等網絡資源 |
|
來自: RK588 > 《古玩收藏、鑒寶和文物考古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