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一年“補虛”的最佳時機。但是,一不小心“火”、“濕熱”、“痰”、感冒、腹脹全補來了! 不規律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導致身體里淤積了很多毒素和垃圾。進補時,我們體內的空間被這些垃圾占據著,很難達到進補的效果,反而越補越虛。 你體內有垃圾嗎? 怎么知道自己的體內有沒有垃圾呢?大家可以對照檢測一下身體的三個部位。 舌苔如果厚膩,就代表體內的毒素是偏重的。 食指走的經絡是大腸經,大腸通不通就看這里了。如果通的話,它是光滑、紅潤、沒有雜色的。但是如果不通,食指上就會出現一些青筋,反應腸道的淤滯偏重了。 掌心如果出現了青色,甚至是青紫色的青筋, 代表身體的腸胃出現了瘀滯。 冬季進補前需要做哪些? 冬季陽氣收藏于內,垃圾未清再進補,常年被糟蹋怠慢的小脾胃很容易郁熱生痰,變成痰濕垃圾,接著就會生“內火”:皮膚干燥、口腔潰瘍、便秘……所以在大補之前,最好先清。 ?白玉排毒汁
做法:將這些食材放入調理機攪拌,如果擔心過涼可以加熱后服用。 白蘿卜有消食導滯,潤肺止咳,解毒生津的作用!蜂蜜通便潤腸,生姜祛寒涼。白玉排毒汁緩解冬季飲食過厚,腹部雍滯的狀態,清理腸道,為進補打通道路! 如果你有冬季吃膏方或吃阿膠等進補計劃,最好在進補前先健脾養胃,將脾胃的狀態調到最好,以消化吸收補品的精華。 (筒骨山藥粥) 察言觀色辨體質 冬季進補也要根據體質以及身體狀態來判斷,你適合吃什么樣的食物。 如果你經常發現自己一覺醒來出現了一對腫眼泡,而且伴有疲勞乏力、食欲不振等現象,那就代表你體內的水分代謝出現了異常,水濕滯留在體內。這種情況就要健脾利濕為主,以驅除體內的水濕。 ?茯苓餅 食材:茯苓粉30克、米粉50克、面粉200g,油鹽適量。 做法:將面粉與茯苓粉、米粉、鹽等混合后,加入油和水和成面團,然后揉成小團,做成餅,每天午餐適用。 茯苓健脾利濕,米粉健脾開胃、促進消化。茯苓餅能很好的健脾去濕,達到預防腫眼泡、食欲不振、肥胖等的作用。 如果經常出現黑眼圈,且眼睛黯淡無神,則主要是因為腎氣不足。 ?栗子玉米煲西施骨 食材:栗子、玉米、胡蘿卜、生姜、芡實,西施骨一塊。 做法:所有東西丟進鍋里加適量水,煲足1-1.5小時即可。可加一點點鹽調味。 栗子是“腎之果”,補腎氣、強腰膝的。腎氣虛、容易腰腳無力,每天生嚼10枚以下生栗子,慢慢咽下,是古人看來非常養腎氣的吃法。芡實是固腎氣的,一邊補一邊固,收效會比較踏實。 鼻頭光亮、干凈,這是脾胃功能較為正常的表現。如果有酒糟鼻,滿鼻頭都是粉刺,則是肺胃熱盛的表現。 ?瓜皮干 食材:冬瓜皮300克,西瓜皮2O克,鹽、味精適量 做法:將冬瓜皮、西瓜皮去掉外皮洗凈,將二者分別煮熟冷透后切塊,置于容器中,再加入適量的鹽和味精腌浸12小時后即可。 冬瓜皮性微寒,能利小便,消水腫;西瓜皮,能祛暑利水,清熱涼血。二藥具有導熱下行、清降肺熱的功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