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老慢支患者而言,排痰護理十分重要。如果排痰不暢,不僅阻礙炎癥的消退,甚至使痰液在體內成為細菌繁殖的培養基地,繼而引發感染,加重病情,因此積極正確排痰才能遏制病情的進一步惡化。 1 增加飲水量 據測算,人體皮膚每天蒸發的水分約600毫升。為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更容易讓痰液稀釋,呼吸道通暢,每天的飲水量應不低于2000毫升。飲水要少量多次,每天最好在起床后馬上喝250毫升溫開水,晚上臨睡前再喝200毫升,因為夏季的夜晚體溫升高,身體的水分也在蒸發,所以如果晚上喝水太少,早上起床或是在半夜就口干舌燥,甚至喉嚨開始痛起來,反而不利于排痰。在白天兩餐之間各飲水800毫升,若活動量大、出汗多,應增加飲水量。 2 藥物祛痰 祛痰藥是一類能稀釋粘稠痰液而使其易于咳出的藥物,是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一種常用藥。在祛痰藥中,除去解黏劑(如痰易凈、必消痰等)外,多數都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輕度惡心的感覺,引起支氣管黏膜腺體分泌增加,使痰液稀釋,有利于咳出。但如服用過量,可有惡心、嘔吐等毒副作用。
如果患者咳痰較多且有支氣管痙攣引起的胸悶、氣急癥狀,建議選用超聲霧化吸入,霧化液中酌情加入祛痰藥物,從而藥物作用到細支氣管遠端部,濕化痰液、減輕咳嗽、幫助祛痰。常見祛痰藥為氯化銨、愈創甘油醚、桉葉油、安息香酊、鹽酸溴己新和羧甲司坦等,請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3 叩背排痰 扣背排痰時,病人側臥位或在他人協助下取坐位(倒坐趴在靠背椅子上更好)。叩擊者雙手手指彎曲并攏,使掌側呈杯狀,以手腕的力量,在患者背部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內(脊柱),迅速而有節律地叩擊胸壁,震蕩氣道。每一側叩擊1-3分鐘,每分鐘120-180次,叩擊時發出一種空而深的拍擊聲音則表明手法正確。
需要注意的是,叩擊時要避開心臟、骨骼突出(如脊柱、肩胛骨、胸骨)及衣服拉鏈、紐扣等。叩擊力量要適中,以病人不感到疼痛為宜;每次叩擊時間以5-15分鐘為宜,應在餐后2小時至餐前30分鐘完成,同時要注意病人的反應,以免發生嘔吐引起窒息。 4 主動咳痰 咳嗽其實是一種保護性的反射動作,可以將痰液咳出體外,順暢呼吸道。有些患者認為不把痰液咳出來就不會產生新的痰液,這種被動治療咳嗽的方法并不可取,痰液只會越積越多,直到阻塞呼吸道,誘發肺氣腫、肺心病。因此,積極主動咳嗽,才能順利排除痰液。
老慢支患者在病情穩定時,每天早晚時分,可選擇空氣清新的地方作深呼吸運動。隨著深吸氣時雙臂慢慢向上抬起,然后在放下雙臂呼氣的同時突然咳嗽,咳出痰液。如此反復作10次,每次深呼吸之后作幾次正常呼吸,以后可根據身體狀況逐漸增加深呼吸次數。
蒸汽吸入排痰法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用直徑為10-15厘米的深桶杯盛半杯開水,將口鼻對準杯口,呼吸熱蒸汽。待水稍冷再換開水,反復2-3次,直到將痰液順利排出。精神狀態好的老慢支患者也可采用吹氣球鍛煉法或引吭高歌,改善肺泡與支氣管的彈性,防止發作。 老慢支患者,對付濃痰、殘痰、死痰,一定要一吐為快! _END_ |
|